决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A:灰化温度 B:原子化效率 C:原子化时间 D:原子化温度 E:灰化时间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子化效率通常为()
A:1% B:5% C:10% D:15% E:20%
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特点有()
A: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B: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 C: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高 E: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低
可提高Al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的方法是()
A:加快喷雾速度 B:降低火焰温度 C: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消电离剂 D:用石墨炉原子化器代替火焰原子化器
原子吸收法测定某一元素时,所选择的火焰应使待测元素获得最大原子化效率即(),测Ti、V等金属时因其金属氧化物离解能较高,宜选用富燃性火焰进行测量,而Cu、Pb、Zn、Cd的氧化物离解能较低测量时选用()火焰即可。
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只有10%左右。( )
非火焰原子化法对样品的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原子化效率和测量的灵敏度,但稳定性差。
在原子荧光分光光谱法中,原子化效率越高,荧光强度越大;荧光的量子效率越大,荧光强度越大。(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子化效率通常为()。
A:1% B:5% C:10% D:15% 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