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9岁。有上肺支气管扩张症,痰液每天超过150ml,行右上肺切除。
气管插管最好选用()。
A:总气管插管 B:单侧支气管插管 C:双腔支气管插管 D:气管造口插管 E:以上均可
患者男性,59岁。右上肺支气管扩张症,痰液每天超过50ml,行右上肺叶切除。
最恰当的诱导方法及气管导管类型 ( )
A:快速诱导,单腔气管插管 B:快速诱导,双腔气管插管 C: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 D:慢诱导,单腔气管插管 E:慢诱导,双腔气管插管
患者,男,33岁,体重80kg,因车祸外伤致双下肢,右上肢骨折。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骨折内固定术。麻醉诱导前BP120/75mmHg。手术结束患者对气管导管不能耐受,此时患者神志尚不清楚,无意识抬头超过10秒,双上肢很有力,数人帮助固定在手术床上;潮气量700ml,频率18次/分;BP140/85mmHg,心率92次/分,SaO
99%,气管导管在患者挣扎情况下拔出。手术4小时共输液3500ml,(其中胶体液1000ml),尿量500ml。拔出气管导管后,患者安静入睡,普通吸氧面罩8L/min吸氧,但3分钟后患者的SaO
迅速下降到82%。麻醉医师立刻开放气道面罩正压通气,发现气道难以打开,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双肺听诊无呼吸音。
提示:该患者在其他气道开放技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但气管插管完成后患者的心率从90次/分逐渐下降到54次/分,34次/分,23次/分,SaO
也从92%下降到78%,50%。血压不详。此时从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素1.5mg。注药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迅速回升,但气管导管内涌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量较多。考虑为急性肺水肿。提问:该患者的急性肺水肿最可能属于
A:创伤性肺水肿 B:药物过量性肺水肿 C:复张性肺水肿 D:神经性肺水肿 E:液体超负荷性肺水肿 F:感染性肺水肿 G:毒素吸入性肺水肿 H:氧中毒性肺水肿 I:尿毒症性肺水肿 J:心源性肺水肿 K:呼吸道梗阻性肺水肿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3个月,高热,寒战,咳大量脓臭痰,并伴有胸痛2周”来诊。有长期吸烟史。查体:T39.5℃,P125次/min,R32次/min,BP145/92mmHg。右肺上部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此时针对患者应采取的进一步处理有(提示 患者经过3周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右肺上叶炎症吸收,残留后段小空洞,直径2cm,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新生物活检证实为鳞癌。心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没有其他合并疾病。)
A:继续纤维支气管镜冲洗,脓液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肺叶切除手术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F:随访观察
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 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 C: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效应消除而吸收减少 D: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肝破坏而效应下降 E: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饭后口服给药 B:微循环障碍 C: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多 D:用药部位血液量减少 E:皮肤给药经首过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下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饭后口服给药 B:微循环障碍 C: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吸收多 D:用药部位血液量减少 E:皮肤给药经首过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某男性患者,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活检发现,肿大淋巴结内有较多黏液湖形成,黏液湖中可见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淋巴结内可见到大量异型细胞排列成腺腔样,部分细胞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并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呈印戒样。
淋巴结内病变可能为
A:管状腺癌 B:未分化癌 C:鳞状细胞癌 D:黏液腺癌 E:印戒细胞癌
用液体吸收管采样后,要用吸收管中的样品液反复抽洗进气管内壁3次,作用是()
A:混匀样品液 B:将进气管腔内被测气体再吸收到吸收液中 C:将进气管内壁粘着的颗粒物洗到吸收液中 D:将进气管内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洗下来 E:将进气管内壁上残留的吸收液所采到的被测物洗到样品总体中
用液体吸收管采样后,要用样品液反复抽洗进气管内壁3次,其作用是()。
A:进气管腔内被测气体吸收到吸收液中 B:将进气管内壁上残留吸收液中的被测物洗到样品总体中 C:将进气管内壁粘着的颗粒物洗到吸收液中 D:将进气管内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洗下来 E:将进气管腔内被测气体排出,避免长时间接触吸收到样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