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公斤;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公斤;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公斤,还不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团体规模有关. B: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这种现象在组织中普遍存在 C:这种现象发生时,个体的成绩通常是被单独计算的 D:团体中的责任分担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公斤;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公斤;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公斤,还不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A:控制团体规模 B: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 C:单独衡量团体中每个人的贡献 D:让团体成员感觉到自己工作对团体的重要性
某医院临床实验室为了配合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需要,拟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病毒分离鉴定,血,尿,粪常规检测,生化常规检测,血气分析,T细胞亚群分析等工作,医院为实验室配备了一台A2型生物安全柜,为工作人员准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样本由专人进行运送。
开展上述检测工作时,实验室正确的做法是
A:开展各项实验前,应对实验样本及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B:只有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样本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和处理,其他常规检测样本无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所有样本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C: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患者咽拭子无需包装,由专人直接送往实验室即可。 D:所有实验废弃物应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并在实验室内__后再移出 E:生物安全柜前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物品阻挡 F:采用含有密闭离心桶的离心机离心样本时,如果怀疑封闭的离心桶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综合建筑,地上6层,建筑高度22.70m;地上一层为商铺、地上二至四层为办公,地上五至六层为旅馆。该建筑内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器材。室内消火栓系统如图2-27-1所示。
该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I临时__给水系统。检测和验收时发现:设有符合要求的消防水池一座,两台符合要求的消防水泵从池中取水供给高位消防水箱和消火栓系统,系统设有三条竖管和一个环网向18个消火栓供水,消火栓系统管网上设有两组消防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安装在走道上,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流量为201/s,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流量为151/s,室内同时动用消防水枪数为2支,竖管最小流量为101/s,消火栓竖管直径为DN80,办公区室内消火栓采用DN50单阀单栓。商业和旅馆区室内消火栓采用DN65单阀单栓。消火栓箱内配置软管卷盘。消火栓箱内安装有报警按钮,按动后红灯点亮,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消防控制中心以硬线点对点的控制方式手动直接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现场检测时拍摄的部分照片如图2-27-2、图2-27—3所示。


检测时,本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距地高度为( )m,判定检测结果为合格。
A:0.9 B:1.1 C:1.25 D:1.5
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物质,怀疑是有毒物质,派你参与采样和检测。
为了迅速和正确地分析信封内白色粉末物质的来源和性质,你要采取的检测方法为
A:双份血清抗体检测 B:快速检测抗原和抗体 C:早期血清抗体检测 D:动物接种、检测抗原和核酸 E:恢复期血清抗体检测
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物质,怀疑是有毒物质,派你参与采样和检测。
开展检测的实验室条件应该具备
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1000级洁净实验室 E:100级洁净实验室
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物质,怀疑是有毒物质,派你参与采样和检测。
开展检测的实验室条件应该具备
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1000级洁净实验室 E:100级洁净实验室
双通道近进当有一个通道脱开时()
A:另一个通道也断开 B:变成单通道工作 C:剩下的通道可以工作5分钟 D:另一个通道变成CWS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