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牙周病患者,已于2个月前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现需选择最佳手术方法。
右上第一磨牙颊侧根分叉病变I2度,且部分根分叉暴露,附着龈较窄,应选择
A:牙龈切除术 B:牙周袋深刮术 C: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D:根向复位瓣术 E:植骨术
一位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牙周病患者,已于2个月前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现须选择最佳手术方法。
右下第一磨牙颊侧根分叉病变I2度,且部分根分叉暴露,附着龈较窄,应选
A:根向复位瓣术 B:牙周袋搔刮术 C:牙龈切除术 D:植骨术 E: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患者女性,宫内妊娠37周,G
P
,发现胎动减少2天入院。
若B超提示羊水指数6cm,脐带绕颈一周,胎盘成熟,处理最为合理的是
A:宫口开大后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量及性状 B:剖宫产最安全 C:卧位,吸氧,延长孕周 D:产程中加强宫缩,争取3小时内分娩 E:灌肠
男性,28岁。3周前因外伤致上前牙折断,在当地医院做过"根管治疗",治疗后无不适。口腔检查见右上切牙牙冠横折,断面位于龈上2mm,根管口暂封。叩(-),松(-),牙龈及咬合正常。X线片显示根尖无暗影,根管治疗完善。
牙外伤伴牙周膜挤压伤者,根管治疗后进行桩冠修复的最短时间为
A:3d B:1周 C:2周 D:3周 E:1个月
某女性患者,32岁,颈前肿物进行性增大2月,近一周出现声嘶,体检:颈前正中偏左扪及肿物约2×3c㎡,质硬,随吞咽活动,左颈部中下部可扪及3个2cm大小的肿物,质硬,活动欠佳。
以下是对甲状腺及其周围器官的解剖描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由2个侧叶和狭部组成,半数可有锥状叶 B: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穿行 C:喉上神经跨过甲状腺上动脉人喉内 D:甲状腺癌常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甲状腺下动脉源于颈外动脉 F:甲状腺有真假2层被膜,假被膜又称外被膜,是气管前筋膜的延续 G:甲状腺没有最下动脉
某男性患者,4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月余"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约2cm×2cm大小,伴四肢无力,身体消瘦,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下降8kg,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院。查体:T37.6℃,一般情况差,ECOG2级,形体消瘦,体重50kg,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3cm×3cm,表面红肿,压之部分有疼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双上肢手指肿胀,双下肢无浮肿。试验室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LDH明显升高,达1202mmol/L,胸片、肝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涂片示三系增生且未见异常细胞。右颈淋巴结活检病理: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异型)。
若患者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应考虑
A:放疗 B:更改化疗方案 C:继续原方案化疗2周期 D:手术 E:放弃放化疗 F:最佳支持治疗
某妇女,49岁孕2产1,近2年来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此次主因闭经2月,阴道淋漓出血半月多来诊。
该患者诊断性刮宫病理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止血后调整周期宜选用的方法是
A: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B: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 C:克罗米芬治疗 D:短效口服避孕药 E:尿促性腺激素
某女性患者,12岁。1小时前
因外伤到牙冠2/3折断,检查
牙根不松,X线片示根尖周组织正常。
如果该患者
已做根管治疗,何时修复合适
A:治疗完毕后即可修复 B:24小时后方可修复 C:1~2周后修复 D:1个半月后修复 E:3个月以后修复
某男性患者,4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约2cm×2cm大小,伴四肢无力,身体消瘦,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下降8kg,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院。查体:T37.6℃,一般情况差,ECOG 2级,形体消瘦,体重50kg,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3cm×3cm,表面红肿,压之部分有疼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双上肢手指肿胀,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LDH明显升高,达1202mmol/L,胸片、肝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涂片示三系增生且未见异常细胞。右颈淋巴结活检病理: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异型)。
若患者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应考虑
A:放疗 B:更改化疗方案 C:继续原方案化疗2周期 D:手术 E:放弃放化疗 F:最佳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