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晚,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发生爆燃并引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火灾烧毁车间内部分成品及半成品,烧损一套涂层生产线,火灾面积达670 ㎡,直接经济损失折款25万余元。事故经过: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在生产时突然发生爆燃,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成品及半成品,火势迅速蔓延扩大,当班工人随即报警。18时53分,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派遣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19 时13分,消防车赶到现场,此时车间已是一片火海,火势正在向邻近厂房迫近,消防官兵迅速展开扑救。19时30分左右,消防大队领导赶到现场,指挥灭火及救援工作。经紧急排查,认定现场还有四名职工。19时43分,进入火灾现场救援人员搜寻到两名工人,并确认已死亡;20 时05分,大火被彻底扑灭;20时10分,另两名工人在火场被找到,确认也已死亡。火灾中另有两名工人受伤。 据调查,该厂生产涂层布所用涂层原料主要是丙烯酸酯树脂涂层胶(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酯树脂和甲苯,其中甲苯含量为80%-81%,经取样测定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和958稀释剂(经取样测定样品中含60%的甲苯,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混合后的胶料。事发当日下午该车间正常生产170 t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32 g,布料行走速度为每分钟34 m。到18时左右,开始转为生产600D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80 g,布料行走速度调至为每分钟17 m,至事故发生时已生产600D涂层布约650 m。由于转产600D涂层布后,用胶料量大为增加,而烘箱内加热温度不变,排风量不变,因而在烘箱内的挥发量增大。 经调查分析,该涂层生产线在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甲苯等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由于烘箱不能及时将烘箱内挥发出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排出,烘箱内充满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另外整个涂层生产线没有消静电装置,尤其卷料部分没有消除静电的措施,在涂布干燥后的卷取作业中,产生较高的静电位。卷取端涂布的表层首先开始燃烧,火焰很快传播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导致厂房内发生火灾。 经调查分析,该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的采购,保管,领用等没有规定。所购买的化学原料无危险标志,安全标签和无安全技术说明书;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没有严格的检验入库,领用等制度,没有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危害,防护,应急等知识的教育。大量成品,半成品放置在生产车间内,厂区内化学危险物品乱堆乱放情况严重。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防火责任制,没有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火焰传播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混合气体,说明混合气体( )。
A:达到了爆炸极限 B:有毒 C:有很__力 D:有很高温度
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制作好的铸型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对铸型进行烘烤
铸型烘烤的最佳方法是
A:在煤火炉中加热 B:用汽油吹管加热 C:放在有温度指示的电烤箱内加热 D:放在没有温度指示的电烤箱内加热 E:放在有温度指示并能自动控制升温恒温的电烤箱内加热
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制作好的铸型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对铸型进行烘烤
铸型烘烤的最佳方法是
A:在煤火炉中加热 B:用汽油吹管加热 C:放在有温度指示的电烤箱内加热 D:放在没有温度指示的电烤箱内加热 E:放在有温度指示并能自动控制升温恒温的电烤箱内加热
如烘箱内起灭,正确做法是()
A:先关闭电源 B:不打开烘箱门等其自灭降温 C:迅速打开烘箱门灭火 D:用水浇烘箱
在烘箱内掉漆的保养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发现烘箱体内有掉漆现象后就应及时检查,尽快修补 B:如掉漆面较大或有浮锈时,应先去除浮锈,然后再刷漆 C:刷漆操作是先刷防锈漆,待干燥后再涂银粉 D:为加快使用,可在刷漆后,用烘箱自身加热功能加热
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A: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 B: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 C: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 D:迅速从烘箱中取出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