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7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0 d”来诊。无发热,头痛及意识障碍。既往扩张型心肌病病史4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10年前因车祸外伤曾手术并输血。无烟酒嗜好。查体:血压正常;无颈强直。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胆固醇5.49 mmol/L,LDL-C 3.60 mmol/L。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射血分数明显降低。颅脑CT:多发脑梗死。

首先考虑的检查项目不包括

A:血常规 B:脑脊液检测 C:血培养 D:颅脑CT血管造影 E:颅脑MRI

 患者男,37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0 d”来诊。无发热,头痛及意识障碍。既往扩张型心肌病病史4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10年前因车祸外伤曾手术并输血。无烟酒嗜好。查体:血压正常;无颈强直。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胆固醇5.49 mmol/L,LDL-C 3.60 mmol/L。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射血分数明显降低。颅脑CT:多发脑梗死。

血梅毒抗体(RPR)(+),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脑脊液:压力150 mmHO,WBC 25x10/L,蛋白741 mg/L。下一步正确的处理是

A:行脑脊液培养,等待培养结果再做处理 B:如无过敏史,尽快给予红霉素治疗 C:如无过敏史,尽快给予磺胺类药治疗 D:如无过敏史,尽快给予青霉素治疗 E:如无过敏史,尽快给予环磷酰胺治疗

某男性患者,46岁,总胆固醇(TC)6.29mmol/L,甘油三酯(TG)2.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97mmol/L。时有头疼、头晕,中午睡眠后腹胀,血压130/92mmHg,医生诊断为高脂血症。血脂是人体血浆内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当血清胆固醇超过正常值6.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3.64mmol/L,即可称之为高血脂症。

普伐他汀降低LDL-C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从饮食中的吸收 B:抑制LDL-C的合成 C:上调LDL-C的受体水平 D:提高脂蛋白脂酶活性 E:与胆汁酸在小肠中结合后导致胆汁酸在肝内合成的增加,使得肝内胆固醇减少,从而去除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

某男,51岁,患高胆固醇血症3年,到医院检验科进行血脂复查,并就其检验结果和膳食问题咨询社区医生。

以下血脂指标中,哪项指标是有益于血胆固醇代谢的

A:低密度脂蛋白(LDL) 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C:胆固醇(CHOL) D:高密度脂蛋白(HDL) E:三酰甘油(TG)

临床用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此药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机制是()

A: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B: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C: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 D: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E:减少组织细胞摄取胆固醇

肝病患者血浆胆固醇降低的原因是()

A:LDL活性增加 B:LCAT减少 C:胆固醇酯酶活性增加 D:胆固醇酯酶活性降低 E:胆固醇合成减少

临床用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此药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机制是()

A: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B: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C: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 D: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E:减少组织细胞摄取胆固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