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 ( )
A:T=2-lg%A B:A=2-lg1/T C:T=2-lg1/A D:A=2-lg%T E:A=1-lg%T
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A应诊断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所谓加权即重点突出某方面的特性。之所以要加权是因为在一般的成像过程中,组织的各方面特性(如:质子密度、T
值、T
值)均对MR信号有贡献,几乎不可能得到仅纯粹反映组织一种特性的MR图像,通过利用成像参数的调整,使图像主要反映组织某方面特性,而尽量抑制组织其他特性对MR信号的影响,这就是"加权"。T
加权成像是指这种成像方法重点突出组织纵向弛豫差别,而尽量减少组织其他特性如横向弛豫等对图像的影响;T
加权成像重点突出组织的横向弛豫差别;质子密度加权像则主要反映组织的质子含量差别。
关于T
WI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反映组织T
的差别 B:采用短TR、短TE C:长T
的组织呈低信号 D:组织信号与T
成正比 E:脂肪呈高信号
某男性患者,31岁,因“发热2周”来诊。查体:T38℃;皮肤针刺处可见大片淤斑;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血常规:Hb97g/L,WBC2.2×10
/L,PLT14×10
/L。骨髓穿刺涂片:幼稚细胞0.91,细胞质内颗粒粗大,POX染色强阳性。
染色体检测:t(15:17)异常。其分子学靶向治疗的药物是
A:羟基脲 B:抗CD20单抗 C:阿糖胞苷 D:伊马替尼 E:维甲酸
某男性患者,21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管规示WBC2.4×10
/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
病人入院15天,体温开始下降,食欲较前明显改变,无腹胀等不适。查体:T38.4℃,P84次/分。对于此时的病人来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给予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 B: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D:避免过饱 E:避免进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 )
A:T=2-lg1/A B:T=2-lg%A C:A=2-lg1/T D:A=2-lg%T E:A=1-lg%T
数学式etlg(A+B)sin(2π)对应的FORTRAN77表达式是()。
A:EXP(T)*LOG10(A+B)*SIN(2π) B:EXP(T)*LOG(A+B)*SIN(2π*3.14) C:EXP(T)*LOG10(A+B)*SIN(2*3.14) D:EXP(T)*LOG10(A+B)*SIN(2π*3.14)
数学式etlg(A+B)sin(2π)对应的FORTRAN77表达式是()。
A:EXP(T)*LOG10(A+B)*SIN(2π) B:EXP(T)*LOG(A+B)*SIN(2π*3.14) C:EXP(T)*LOG10(A+B)*SIN(2*3.14) D:EXP(T)*LOG10(A+B)*SIN(2π*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