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8度抗震设防,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3类场地,平面尺寸为25mx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图4-20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形基础,地下室顶板(+_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8s。 
进行该建筑物横向(短向)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按刚性地基假定计算且未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距室外地面约为51m处的中间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为F。若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试问,计入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后,该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折减后满足规范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
A:0.962F B:1.000F C:0.976F D:0.981F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8度抗震设防,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3类场地,平面尺寸为25mx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图4-20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形基础,地下室顶板(+_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8s。 
该建筑物地基土比较均匀,基础假定为刚性,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底的竖向力N
=6.5x10
kN,横向(短向)弯矩M
=2.8x10
kN·m;纵向弯矩较小,略去不计。为使地基压力不过于集中,筏板周边可外挑,每边挑出长度均为a(m),计算时可不计外挑部分增加的土重及墙外侧土的影响。试问,如果仅从限制基底压力不过于集中及保证结构抗倾覆能力方面考虑,初步估算的a(m)的最小值,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0.5 B:1.0 C:1.5 D:2.0
在7度抗震设防区拟建一栋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丙类建筑,I2类场地,建筑总高度32m,其中首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为3.6m,其结构平面图如图16-2所示,所有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框架梁沿x方向截面尺寸为400mmx700mm,沿y方向截面尺寸为300mmx600mm,各楼层沿z方向的侧向刚度值见表16-1。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

对于该框架结构房屋平面,竖向规则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是正确的?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A:平面规则,竖向规则 B:平面不规则,竖向规则 C:平面规则,竖向不规则 D: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
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髋关节、肩关节及颞下颌关节分别具有以下辅助结构,除外
A:关节盘 B:关节唇 C:囊内韧带 D:囊外韧带 E:翼状襞
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有关膝关节辅助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侧半月板呈C形 B:外侧半月板较小,呈O形 C:前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移 D: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E:前、后交叉韧带属囊内韧带,均在关节腔内O
强荧光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具有的特征包括()
A:具有大的共轭双键结构 B:具有刚性平面结构 C:具有最低的单线电子激发态为s型 D:取代基团为给电子取代基 E:共轭体系越小,越容易产生荧光
某大环共轭化合物分子具有刚性结构,则()
A:不发生荧光 B:易发生荧光 C:无法确定 D:刚性结构消失时才具有荧光
下列哪种分子结构不利于产生荧光?()
A:具有π→π*跃迁; B:具有刚性平面结构; C:具有吸电子基团; D:具有长的共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