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菌落,错误的是
A:根据形态判断是酵母菌还是霉菌菌落 B:一般浅部真菌生长较快,深部真菌生长慢 C:致病性真菌常菌落大,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小 D:致病性真菌菌落常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E: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污染性真菌则否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和小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A:大培养主要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方法之一 B:小培养用于观察真菌的自然形态结构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以鉴定菌种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大培养平皿法可观察菌落形态,色素产生,供鉴定参考 E:大培养平皿法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二相性真菌的培养
患者男, 43 岁, 某热电厂电工。2 h前突感胸闷, 呼吸困难, 喘息不止, 急送医院。既往体健, 无哮喘史, 家族中无过敏体质患者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口唇发绀, 血压为16/10.75 kPa, 双肺均闻及哮鸣音, 心率80次/min , 律齐。胸部X 射线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从事供热管道安装。当焊接供热水管时,接触聚氨酯(MDI)保温层, 致使其中MDI 有时燃烧或气化。每日接触1 次或数次, 每次10~60 min。
患者急性发作时,治疗不合适的是
A:吸氧 B: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C: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D:肌内注射吗啡 E:静脉滴入氨茶碱
患者男, 43 岁, 某热电厂电工。2 h前突感胸闷, 呼吸困难, 喘息不止, 急送医院。既往体健, 无哮喘史, 家族中无过敏体质患者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口唇发绀, 血压为16/10.75 kPa, 双肺均闻及哮鸣音, 心率80次/min , 律齐。胸部X 射线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从事供热管道安装。当焊接供热水管时,接触聚氨酯(MDI)保温层, 致使其中MDI 有时燃烧或气化。每日接触1 次或数次, 每次10~60 min。
患者急性发作时,治疗不合适的是
A:吸氧 B:吸入短效β
受体激动剂 C: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D:肌内注射吗啡 E:静脉滴入氨茶碱
患者男,43 岁,某热电厂电工。2 h前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喘息不止,急送医院。既往体健,无哮喘史,家族中无过敏体质患者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口唇发绀,血压为16/10.75 kPa,双肺均闻及哮鸣音,心率80 次/min,律齐。胸部X射线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一年前开始从事供热管道安装。当焊接供热水管时,接触聚氨酯(MDI)保温层,致使其中MDI有时燃烧或气化。每日接触1次或数次,每次10 ~ 60 min。
患者急性发作时,治疗方法不合适的是
A:吸氧 B:吸入短效β
受体激动剂 C: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D:肌内注射吗啡 E:静脉滴入氨茶碱
患者男,26岁。左下颌下区肿块2年,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局部明显胀痛感。
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着重于
A:询问下颌下肿块发病时间 B:询问肿块与进食关系 C:检查肿块大小与活动度 D:检查体位试验时肿块的变化 E:进行切取活检
患者男,26岁。左颌下区肿块2年,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局部明显胀痛感。
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着重于
A:询问下颌下肿块发病时间 B:询问肿块与进食关系 C:检查肿块大小与活动度 D:检查体位试验时肿块的变化 E:进行切取活检
某男性患者,26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4个月,甲状腺Ⅰ°腺大,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60%,24小时72%。
进一步治疗时,以下哪些方案是正确的
A:定期随访 B:定期查FT
、FT
C:定期查WBC+DC D: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可停药 E: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周后,可考虑加甲状腺制剂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菌落,不正确的是
A:根据形态判断是酵母菌还是霉菌菌落 B:一般浅部真菌生长较快,深部真菌生长慢 C:致病性真菌常菌落大,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小 D:致病性真菌菌落常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E: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污染性真菌则否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和小培养,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培养主要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方法之一 B:小培养用于观察真菌的自然形态结构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以鉴定菌种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大培养平皿法可观察菌落形态、色素产生,供鉴定参考 E:大培养平皿法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二相性真菌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