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文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隔20天,__就在《学习和时局》__:"我党历史上,曾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曾东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既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2   1949年3月23日,__率__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__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地对__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__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__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__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材料3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____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中指出,当年__离开西柏坡时,__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摘编自《__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949年春,为什么__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

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__即将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当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国民党当局残留势力依然存在,__执政地位尚未巩固,这些都是面临的考验。   第三,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__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__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还要继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富裕迈进。

__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是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__的思想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__的思想 C: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 D:“__”时期__的全部思想

__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A:这是讲__思想同马列主义的关系 B:揭示了__思想的本源和特点 C:这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界定__思想的科学内涵 D:这是从__个人创造和领导集体作用的关系来界定__思想的科学内涵

对待__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

A:拥护和继承__思想 B:坚持和发展__思想 C:维护和学习__思想 D:理解和掌握__思想

标志着__思想形成的是(  )。

A:__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C:__撰写《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__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__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__的思想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__的思想 C: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 D:"__"时期__的全部思想

__思想是( )。

A:__同志个人的伟大创造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__集体智慧的结晶标准

__思想是_____。(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__集体智慧的结晶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__个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