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区别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包产到户”

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等地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的试验。

A:浙江、安徽、福建 B:四川、浙江、福建 C:福建、安徽、四川 D:浙江、安徽、四川

有“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之称的广西()合寨村,其开启的村民自治,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

A:东兰 B:宜州 C:柳城

有“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之称的广西()合寨村,其开启的村民自治,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

A:东兰 B:环江 C:柳城 D:宜州

(1)喜获粮食丰收
(2)有了生产自主权
(3)自负盈亏
(4)生产积极性提高
(5)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A:2-3-5-1-4 B:5-3-2-4-1 C:5-2-4-3-1 D:5-2-3-1-4

(1)喜获粮食丰收
(2)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3)自负盈亏
(4)生产积极性提高
(5)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A:2—3—5—1—4 B:5—3—2—4—1 C:5—2—4—3—1 D:5—2—3—1—4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