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八大报告提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
A:38.1:27.8:34.1 B:39.6:27.2:33.2 C:44.8:23.1:31.4 D:44.1:27.8:28.1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A:720万人 B:708万人 C:566.4万人 D:900万人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A:44.1∶27.8∶28.1 B:38.1∶27.8∶34.1 C:44.8∶23.1∶31.4 D:39.6∶27.2∶33.2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A:38.1∶27.8∶34.1 B:39.6∶27.2∶33.2 C:44.8∶23.1∶31.4 D:44.1∶27.8∶28.1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0年全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3966亿元、101048亿元和136401亿元,分别增长18.2%、23.2%和25.6%;而同期江苏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419亿元,增长2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5.2亿元、8250.8亿元和9113.0亿元,分别增长22.5%、21.7%和22.4%。“十一五”时期江苏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与增长情况见下表。
“十一五”时期江苏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与2009年相比,2010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分别占全国同类投资的比重表现为()
A: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减小,第三产业比重减小 B:第一产业比重减小,第二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减小 C: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增大 D: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减小,第三产业比重增大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据某房地产公司统计资料分析,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二手房均价为3906.2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4.5%,2008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二手房价格涨幅趋缓,相比2007年6.8%的涨幅已经出现一定的回落,宏观调控的效力得到明显体现。
另据统计显示,2008年昆明市城四区的二手房均价为4686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6.5%,呈贡、东川、安宁和宜良四个郊县的二手房均价为3199.2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3.2%,2008年昆明市商品房住宅期房的价格达到了552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15%,其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二手房价格的涨幅。
统计还显示,昆明市现有住宅存量面积约有3000万平方米,其中,已购公房的存量房面积接近1950万平方米,二手商品住宅的存量面积接近1050万平方米,截至去年2007年9月,昆明市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住宅面积为36万平方米。
2006年昆明市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为()。
A:3500元/平方米 B:3738元/平方米 C:3943元/平方米 D:4100元/平方米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据某房地产公司统计资料分析,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二手房均价为3906.2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4.5%,2008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二手房价格涨幅趋缓,相比2007年6.8%的涨幅已经出现一定的回落,宏观调控的效力得到明显体现。
另据统计显示,2008年昆明市城四区的二手房均价为4686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6.5%,呈贡、东川、安宁和宜良四个郊县的二手房均价为3199.2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3.2%,2008年昆明市商品房住宅期房的价格达到了552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15%,其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二手房价格的涨幅。
统计还显示,昆明市现有住宅存量面积约有3000万平方米,其中,已购公房的存量房面积接近1950万平方米,二手商品住宅的存量面积接近1050万平方米,截至去年2007年9月,昆明市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住宅面积为36万平方米。
2007年昆明市城四区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为()。
A:3800元/平方米 B:4250元/平方米 C:4400元/平方米 D:4560元/平方米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据某房地产公司统计资料分析,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二手房均价为3906.2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4.5%,2008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二手房价格涨幅趋缓,相比2007年6.8%的涨幅已经出现一定的回落,宏观调控的效力得到明显体现。
另据统计显示,2008年昆明市城四区的二手房均价为4686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6.5%,呈贡、东川、安宁和宜良四个郊县的二手房均价为3199.2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3.2%,2008年昆明市商品房住宅期房的价格达到了552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15%,其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二手房价格的涨幅。
统计还显示,昆明市现有住宅存量面积约有3000万平方米,其中,已购公房的存量房面积接近1950万平方米,二手商品住宅的存量面积接近1050万平方米,截至去年2007年9月,昆明市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住宅面积为36万平方米。
昆明市呈贡、东川、安宁和宜良四个郊县2007年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为
()。
A:2785元/平方米 B:2900元/平方米 C:3000元/平方米 D:3100元/平方米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_____到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二〇二〇年二〇三五年 B:二〇二五年二〇四〇年 C:二〇三〇年二〇四五年 D:二〇三五年本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