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8600m2 ,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层高 4.5m,筏板基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拎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宙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审核 时,发现“施工进度计划”部分仅有“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项内容认为该部分内容缺项较多, 要求补充其它必要内容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 郑州广筑鲁班教育 www.zzgzlb.com 为您量身打造适合您自己的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 地址: 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天龙大厦1701A室 电话:0371-67007800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雨季 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 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 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 程档案预验收. 问题:

4.分别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有: (1)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移交施工 单位汇总是不妥的。 (2)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档案预验收是不妥的。 (3)工程资料移交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实行总承包 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向应向施工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工程建设汇总资料由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 12000 ㎡,钢筋混凝土框架图,地下一层,地上七 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根据《建设 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 一 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 10 个月,质 量目标为合格.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中标的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费用构成.清况是:人工费 390 万元,材 料费 2100.万元,机械费 210.万元,管理费 150.万元,措施项目费 160 万元,安全文明施 工费 45 万元,暂列金额 55 万元,利润 120.万元,规费 90 万元,税金费率为 3.41%. 事件二:施工单位进场后,及时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了相应的安全警示牌. 事件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距基坑边 5 米处为居民住宅区,因此施工单位在土方开 挖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事件四:施工单位按照成本管理工作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 一系列管理工作 问题: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成本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还应进行施工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成本管理工作。

某学校活动中心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二层,采用自然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督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检查混凝土运输单。并做好混凝土扩展度测定等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   事件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事件四:该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在对室内环境的氨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事件四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说法。

1)不妥之一: 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   正确做法:工程交付使用前,工程完工后至少7天后;   2)不妥之二:,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   正确做法: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60分钟)后进行检测   3)不妥之三:在对室内环境的氡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正确做法: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检测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横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见图所示:该项目实施工程中发生了事件:事件一:桥梁为T型钢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m梁段采用现浇施工。事件二:隧道掘进工期为12个月,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但最后30m为单项开挖。由于受③ 号桥台的施工限制,决定先由A作业队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待③号桥台施工完成后,立即 由B作业队从进口掘进,且最后30m决定由B作业队单独完成。事件三: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①截水沟施工;②边、仰坡开挖;③套拱及长管棚施工;④边、仰坡防护。事件四:A作业队在进洞30m后,现场负责人决定将开挖方法有台阶法改成全端面法。问题:

事件四中,改变后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醚后碳四中甲醇超标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萃取水量太少 B:萃取塔碳四进料量不稳 C:碳四与甲醇在萃取塔内的分布不均 D:萃取水量过大

背景资料 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合同约定,本工程的所有原材料由承包人负责提供,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原材料的采购与验收工作。 事件二:大坝基础工程完工后,验收主持单位组织制定了分部工程验收工作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由监理单位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2)验收工作由质量监督机构主持; (3)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代表组成; (4)分部工程验收通过后,由项目法人将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结构核定。 事件三:堆石坝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堆石坝主堆石区堆石料最大粒径控制在350mm以下,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的有关碾压施工参数有:15t振动平碾,行车速率控制在3km/h以内,铺料厚度0.8m等。 (2)坝料压实质量检查釆用干密度和碾压参数控制,其中干密度检测采用环刀法,坑深度为0.6m。 事件四:在混疑土面板施工过程中,面板出现裂缝,现场认定该裂缝属于表面裂缝,按质量缺陷处理,裂缝处理工作程序如下: (1)承包人拟定处理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 (2)裂缝处理完毕,经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承包人填写《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备案表由监理人签字确认; (3)《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报项目法人备案。

改正事件四中裂缝处理工作程序上的不妥之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