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A集团在某市联结大批养羊农户启动了"小母羊产业化扶贫项目"。该集团需要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农户需要良好的经营项目和生产技术,政府追求推动减贫的社会效益,这三种不同目标促成了三方合作的共同愿望,促成了"小母羊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产生。在实际运作中,A集团无偿提供1头良种小母羊给1户农户饲养,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农户饲养的小母羊长大产仔后,农户还2头小母羊给A集团;A集团再把农户还回的2头小母羊分别送给2户农户饲养;这2头小母羊长大产仔后,2户农户分别向A集团交回2头商品仔羊。完成一个周期后,集团最初提供的1头小种羊和其余仔羊归农户所有,集团获得4头商品仔羊。

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比较,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有( )。

A:农业专业化 B:经营一体化 C:服务定向化 D: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

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农民负担审计规定中对多提款项目的处理办法,对张村2009年多提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处理方式应为_______。

A:可返回到农户手中 B:可用于本村的民办公助事业 C:可用于当年植树造林购买树苗的费用支出 D:下一年扣减提留数

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农民负担审核中还查明,张村每个农村劳动力2009年所负担的农村积累工超过《条》规定的最高限额数为_______。

A:2个 B:5个 C:6个 D:8个

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农民负担管理的有关规定,农民所上交的两工以资代劳款应由_______。

A:乡政府管理和使用 B:乡农经站管理和使用 C: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D:村民小组管理和使用

下列关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关键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农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 B: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传统农民,加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C: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和城市发展起来后,自然而然地形成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D: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B: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各自得到发展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法国重农主义者杜尔哥主张()。

A:取消国内对谷物自由贸易的限制及征税 B:要对特权阶级同样征税 C:要免除农民建造街道的徭役,代之以税赋 D:实行酒类贸易自由 E:取消行会组织

()促进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A:农民收入增加 B: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粮食总产量增长 D: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十一五”期间,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 )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A: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多予少取放活 C:少予多取放活 D: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