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最早实行的联产承包,是()的形式
A:包产到户 B:包干到户 C:包产到组
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产到户”带给农民的温饱。“包产到户”能带给农民温饱,是因为“包产到户”()
A:保证了农村劳动力投入 B:保障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C: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1980年5月31日,__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材料中“包产到户”的经济性质是()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资经济
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区别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有
A:包产到户 B:包产到队 C:包产到组 D:包干到户
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特别关注农民问题。建国以来农民待遇的变化是( )
A: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包产到户——免除农业税 B: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包产到户——免除农业税 C: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免除农业税——包产到户 D: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免除农业税——包产到户
1960年,“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经营方式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农户按照经营土地的亩数向集体上交定额的粮食), “超产归己”(即农户生产粮食中超出上交定额的部分归农户家庭所有)。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了“包产到户’’经营模式,会后这种经营方式即被禁止。上述材料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 )
A:“包产到户”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原则 B:“包产到户”背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C: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遭到扼杀
从1960年开始,被称为“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全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的特点是:在保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每亩土地规定农民上交集体粮食的基本定额),“超产归己”(即超过每亩上交集体粮食基本定额的部分归农民家庭所有)。“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后来受到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的严厉批评,不久即被废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包产到户”实质上是一种“左”倾错误 B:“包产到户”对农业恢复发展起消极作用 C:“包产到户”为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继承发展 D:“包产到户”背离了人民公社土地国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