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 B: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 C:唆使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因而属于间接正犯的情形时,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 D: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教唆不满()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

A:从轻 B:从重 C:加重 D:减轻

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二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理论和上述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 B: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属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C:教唆十五周岁的人盗窃的,应当从重处罚 D:教唆未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

A:从轻 B:从重 C:加重 D:减轻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处罚原则是()。

A: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或从轻处罚 C:应当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我国刑法对犯罪的量刑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或者()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或者()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对于从犯,应当()、()处罚或者()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处罚或者()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或者()处罚。在这段话中,空格处:()

A: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从重”  B:4处填“从轻”,6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加重”  C:4处填“从轻”,6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从重”  D: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加重”

我国刑法对犯罪的量刑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______、______处罚或者 ______ 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______ 或者 ______ 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______ 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______ 处罚;对于从犯,应当 ______ 、______ 处罚或者 ______ 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 ______ 处罚或者 ______ 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 ______ 处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 ______ 或者 ______ 处罚。在这段话中,空格处:

A: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从重” B:4处填“从轻”,6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加重” C:4处填“从轻”,6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从重” D: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免除”,1处填“加重”

《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 B: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 C:唆使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因而属于间接正犯的情形时,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 D: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