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妇女,月经量增多5年,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多时如小便样外流,妇查:子宫如孕3个月妊娠大小,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左侧可扪及鸭卵大小包块,质硬与子宫分不开,无压痛,Hb60g/L

该妇女应进行的治疗为

A:药物保守治疗 B:肌瘤挖除术 C:单附件切除术 D:子宫全切术 E:广泛根治术

章女士,54岁,放置宫内节育器18年,现绝经1年,到门诊要求取出节育器。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黏膜略平滑,分泌物无色,量少;宫颈光滑,大小正常;宫体前倾前屈位,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附件未触及异常。

该妇女在取器前应进行的必要检查是

A:血常规检查 B:心电图检查 C:阴道涂片检查 D:腹部CT检查 E:妇科B超检查

某妇女,26岁,16岁初潮,月经史:8~10天11-3月,量中等,无痛经,夫妻同居3年未孕,经夫妇双方检查,男方精液常规正常,女方阴道通畅。宫颈红呈颗粒状,宫颈口见透明分泌物,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附件未及异常,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

该妇女不孕的可能原因是

A:子宫后位 B:宫颈炎 C:无排卵 D:黄体萎缩不全 E:黄体发育不全

为了提高妇女口腔健康意识,省妇幼保健院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目的是

A:使孕妇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 B:维护胎儿的生长发育 C:了解胎儿是否患口腔疾病 D:维护胎儿的口腔健康 E:使孕妇了解婴幼儿口腔保健的特点

哺乳期妇女,剖宫产后4个月,月经未复潮,要求避孕。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活动,双附件(-)。

以下避孕方法中,该妇女不宜选用

A:口服避孕药 B:宫内节育器 C:阴道隔膜 D:阴茎套 E:体外排精

妇女, 47岁,停经2月,出现阵发性的潮热、出汗,伴有夜间睡眠不佳等症状。

该妇女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 B:神经官能症 C:绝经 D:更年期综合征 E:多囊卵巢综合征

47岁妇女,14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0日,持续5 日,近一年月经周期不规则,20~35日行经一次,持续7~12日干净;经量多,每次需用卫生巾两包。

目前该妇女处于

A:性成熟期 B:绝经前期 C:绝经过渡期 D:绝经期 E:绝经后期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五小题。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这些创造发明,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然首先从事这些活动。这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残余,例如云南傣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制陶都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仅从事挖土、运土等辅助性劳动或甚至根本不参与其事。但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已开始有所变化,如云南佤族和台湾耶美族中间,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些现象提供了陶器出现之后,有关男女分工的变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此外,上述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是:从泥条盘筑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地堆烧到棚内平地封泥烧制,这正代表了由手制向轮制过渡的早期形态,由无窑向有窑过渡的初级形式,这些都为探讨原始制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详细地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目前尚感资料不足。不过最近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都比较原始,据碳十四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五六十年以前,是华北新石器时代已知的最早的遗存。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探索陶器的起源问题;同时还揭示了正是在这些遗存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为后来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阶级社会的商周文明,它们在制陶工艺和器形的发展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此外,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碳十四断代也在公元前四五十年以前,同样属于新石器时代比较早的遗存,它们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瓷的遗存,在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成为我国特有的创造发明,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下面哪一项符合本文对妇女从事制陶的解释?()

A:是陶器在我国起源的标志 B:证明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出现 C:是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一种印证 D:是造成了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原因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

A:帮助妇女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预防出现新的问题 B:帮助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C:进一步推进建立健全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法规与政策的出台 D: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E:建立有利于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