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 mx300 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 min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 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 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 t,过硫酸铵40 t,高锰酸钾10 t,硝酸铵130 t,洗衣粉50 t;6号2008年3月14 日12 时18分,库房存放硫磺15 t,甲苯4 t,甲酸乙酯10 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 000 ㎡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 B:消防抢险费用 C:伤员救治费用 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 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
某隧道连夜赶工,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瓦斯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损坏,没有信号。某日,由于地面冲击,某工人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发生瓦斯爆炸。经查,发生事故时,值班负责人未在岗,工人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事故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经济损失1 000多万元
造成事故的技术方面原因主要有( )。
A: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 B: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 C:瓦斯浓度超标,未进行检测 D:工人马虎大意
2001年x月x日,某矿在二水平大巷打炮眼的炮工王某听到210下山附近有响声,3时30分又发出轰轰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炮工打电话到三水平叫信号工通知矿工撤退,但无人接电话,之后他就撤到地面。地面当班领导接到通知后未予以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井下已停电,北面二水平,三水平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凌晨5时,矿方清点人员时发现,当班96名矿工中位于三水平北翼工作面的29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矿方随即向合浦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向钦州矿务局求援。合浦县政府有关人员和钦州矿务局救护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17天全力抢救,终因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停止了抢救工作。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该矿已发生过四次顶板冒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但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致又发生了这起重大事故。
如果你是事故组调查成员,到现场以后首先应该( )。
A:对矿长进行责任追查 B:询访炮工 C:询访地面当班领导 D:询访合浦县有关部门接警情况
2001年x月x日,某矿在二水平大巷打炮眼的炮工王某听到210下山附近有响声,3时30分又发出轰轰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炮工打电话到三水平叫信号工通知矿工撤退,但无人接电话,之后他就撤到地面。地面当班领导接到通知后未予以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井下已停电,北面二水平,三水平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凌晨5时,矿方清点人员时发现,当班96名矿工中位于三水平北翼工作面的29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矿方随即向合浦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向钦州矿务局求援。合浦县政府有关人员和钦州矿务局救护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17天全力抢救,终因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停止了抢救工作。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该矿已发生过四次顶板冒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但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致又发生了这起重大事故。
如果该矿有事故应急预案,其中应包含( )。
A: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B:通讯线路检修制度 C:事故预防措施 D: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隧道塌方后现场救援应采取的措施。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4.根据事故分类,指出此次事故的等级。
A 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 年,A 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 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1 月开始建设,9 月 10 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 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 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 2.5MPa、额定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 年 11 月 24 日 20 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 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 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 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 时,经人员清点,仍有 5 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 2 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 汽太大,2 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 现有 4 名职工死亡、1 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 2.3MPa、蒸汽温度 310℃,从熔炼炉到余热 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 直接经济损失为 420 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A 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 年,A 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 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1 月开始建设,9 月 10 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 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 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 2.5MPa、额定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 年 11 月 24 日 20 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 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 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 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 时,经人员清点,仍有 5 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 2 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 汽太大,2 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 现有 4 名职工死亡、1 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 2.3MPa、蒸汽温度 310℃,从熔炼炉到余热 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 直接经济损失为 420 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 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A 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 年,A 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 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1 月开始建设,9 月 10 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 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 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 2.5MPa、额定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 年 11 月 24 日 20 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 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 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 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 时,经人员清点,仍有 5 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 2 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 汽太大,2 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 现有 4 名职工死亡、1 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 2.3MPa、蒸汽温度 310℃,从熔炼炉到余热 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 直接经济损失为 420 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
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 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