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2012年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结构如下:
2012年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公司的股利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公司2012年度销售收入25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公司2013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2400万元。
公司对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评价结果表明( )。
A: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相同 B:乙方案比甲方案的净现值大 C:甲方案比乙方案的净现值大 D:甲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10%
宇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2012年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结构如下:
2012年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公司的股利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公司2012年度销售收入25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公司2013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2400万元。
按照剩余股利政策的要求,公司2012年度向投资者分红的数额应为( )万元。
A:560 B:800 C:960 D:2000
2009年,某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该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2009年度销售收入20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2250万元,2010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3200万元。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50%,借入资本占50%。
关于两个投资方案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方案比乙方案的净现值大 B: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相等 C: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超过9% D: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超过10%
2009年,某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该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2009年度销售收入20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2250万元,2010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3200万元。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50%,借入资本占50%。
该公司采用投资回收期法评价两个投资方案,其优点有( )。
A:不用确定贴现率 B: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C:评价指标的计算较为简单 D:投资回收期的经济意义容易理解
2009年,某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该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2009年度销售收入20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2250万元,2010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3200万元。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50%,借入资本占50%。
该公司2009年度的销售净利率为( )。
A:6.5% B:8% C:12.5% D:15%
2009年,某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该公司采用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2009年度销售收入20000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2250万元,2010年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3200万元。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50%,借入资本占50%。
按照剩余股利政策的要求,该公司2009年度应向投资者分红( )万元。
A:500 B:650 C:1000 D:1600
某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2009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5000万元。
2008年该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为( )。
A:8% B:10% C:15% D:20%
某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2009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5000万元。
2008年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为( )次。
A:2 B:4 C:6 D:8
某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2009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5000万元。
按照剩余股利政策的要求,该公司2008年度应向投资者分红( )万元。
A:600 B:800 C:1000 D:3000
某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2009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5000万元。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时,才将剩余的利润向投资者分配。这种股利分配政策的优点有( )。
A:有利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C: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 D:能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