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有3次人流史,3个月前人流,此后未转经,并有周期性下腹痛发作。拟诊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

宫颈管粘连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为

A:探针或宫颈扩张器解除宫颈粘连 B:腹腔镜 C:子宫碘油造影 D:子宫切除 E:剖腹探查

患者女,31岁,主因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1个月就诊。临床体检:双乳对称皮肤无红肿,乳头无内陷,左乳外上象限皮肤凹陷及酒窝征,可及3cmx4cm质硬之肿物,与皮肤粘连,同侧腋下可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同侧锁骨上可见3cmx2cm肿大淋巴结。

如病期相同的患者,但年龄60岁,免疫组化为ER(+++),PR(-),HER2(-),骨密度检查正常,该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AIs)3年后复查,骨密度重度骨质疏松。此时最佳处理是

A:停用AIs不再选择内分泌治疗 B:补充钙剂,继续AIs辅助治疗至5年 C:继续AIs辅助治疗至5年,但同时使用双膦酸盐 D:更换TAM辅助治疗至5年 E:停用AIs,观察骨密度至正常后再服用AIs F:停用AIs,观察骨密度至正常后再服用TAM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3天到医院就诊。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营养状况差,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中等程度腹胀,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亢进,可闻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阴性,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5x10/L,X线检查见小肠有阶梯状液平面,询问病史1月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行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体症有:

A:突然出现急性肠梗阻 B:肠鸣音亢进 C:小肠机械性梗阻 D:腹部持续绞痛 E:腹部痉挛 F:腹部局部压痛 G:腹肌紧张 H:体位突然改变诱发肠梗阻 I:胃肠减压抽出液为血性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3天到医院就诊。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营养状况差,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中等程度腹胀,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亢进,可闻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阴性,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5x10/L,X线检查见小肠有阶梯状液平面,询问病史1月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行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是:

A:尽快解除梗阻 B:保守治疗可解除单纯性梗阻 C:不完全性梗阻非手术治疗有效 D:纠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 E:频繁发作时手术治疗 F: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时须手术治疗

患者,女性,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

A:胸骨 B:脊椎骨 C:短骨骨干 D:长骨干骺端 E:指骨和掌骨

一男性老年病人,临床出现骨痛,头晕,血沉111mm/小时,Hb90g/L,骨髓中异常浆细胞30%,疑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如果该患者的IgM为37g/L,有助于确诊为IgM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是

A:血清乳酸酶升高 B:尿本周蛋白阳性 C:骨髓出现多发性溶骨病变 D:IgD升高 E:血磷升高

急性心包炎当心包壁层、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少量内皮细胞的渗出,无明显液体积聚时称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如果继而液体增加,则为渗出性心包炎。液体多为淡黄、清亮,偶可混浊不清、化脓性或呈血性,量100~3000 ml不等,一般在数周至数月内吸收。心包出现弥漫或局限的纤维组织增生、增厚粘连、壁层与脏层融合钙化,使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活动度受限。

急性心包炎随着渗液逐渐吸收,发生心包壁层与脏层的粘连、增厚、缩窄,此时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亚急性心包炎 C:缩窄性心包炎 D:渗出性心包炎 E: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某女,31岁,多次行人工流产术,末次人流在3月前,人流后停经3月,有周期性下腹痛,考虑为流产后出现宫颈粘连。

若已诊断宫颈粘连,急性腹痛期应如何处理

A:度冷丁对症处理 B: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C:人工周期治疗 D:周期性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E:宫颈扩张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