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0岁,替牙。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前突有间隙,前牙深覆盖.下颌明显后缩,面下1/3短。

以下不是导致患者症状的病因的是

A:遗传 B:伸舌吞咽 C:吮下唇 D:鼻炎 E:下颌骨过短,发育不足

患者陆某,男性,16岁,直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正常,颏唇沟略深。前牙Ⅱ度深覆,覆盖4mm,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颌拥挤4mm,下颌无拥挤,第二磨牙已完全萌出

若治疗计划是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Bolton比率正常,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应为

A:中性关系 B:尖对尖远中关系 C:完全远中关系 D:近中关系 E:轻度远中关系

某男性患者,15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短,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1mm,上前牙直立,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7mm,ANB5度,左侧上下第二磨牙锁猞

该患者在治疗中应避免

A:后牙垂直向压入 B:后牙垂直向伸出 C:前牙垂直向压入 D:下颌顺时针旋转 E:上前牙唇倾

某男性患者,15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短,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1mm,上前牙直立,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7mm,ANB5度,左侧上下第二磨牙锁猞

若该患者测量值显示不允许下前牙唇向移动,解除下颌拥挤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 B: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 C:拔除下颌一中切牙 D:推下颌磨牙向远中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15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短,磨牙远中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1mm,上前牙直立,上颌拥挤5mm,下颌拥挤7mm,ANB5度,左侧上下第二磨牙锁猞

若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中性,面型改善,以下哪种原因不太可能

A:下颌形成双重咬牙合 B:下颌从强迫后退位导向正常颌位 C:牵引刺激髁突生长 D:牵引使下牙弓前移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12岁,4个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前牙有散在间隙,上颌A区侧切牙舌向错位,下颌闭合道接近正中合时后退。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对此患者应诊断为

A:安氏Ⅰ类错 B:安氏Ⅱ类1分类错 C:安氏Ⅱ类2分类错 D:安氏Ⅲ类错 E:牙列轻度拥挤

某男性患者,12岁,4个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前牙有散在间隙,上颌A区侧切牙舌向错位,下颌闭合道接近正中合时后退。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对此患者的矫治设计最可行的是

A:非拔牙 B: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 C: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 D: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 E:拔除下切牙

某女性患者,13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稍短,颏唇沟深。前牙Ⅲ度深覆,覆盖5mm,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颌拥挤6 mm,下颌拥挤6.5 mm

若治疗计划是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和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Bolton比率正常,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应为

A:中性关系 B:尖对尖远中关系 C:完全远中关系 D:近中关系 E:轻度远中关系

某女性患者,13岁,凸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稍短,颏唇沟深。前牙Ⅲ度深覆,覆盖5mm,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颌拥挤6 mm,下颌拥挤6.5 mm

若该患者的前牙Bolton比率较小,治疗结束后磨牙呈中性关系,双侧的尖牙关系可能为

A:中性关系 B:尖对尖远中关系 C:完全远中关系 D:近中关系 E:轻度远中关系

某男性患者,15岁,直面型,鼻唇角正常,面下1/3正常,颏唇沟略深。前牙Ⅱ度深覆,覆盖4mm,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颌拥挤4mm,下颌无拥挤,第二磨牙已完全萌出

若治疗计划是拔除双侧上颌第三磨牙,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Bolton比率正常,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应为

A:中性关系 B:尖对尖远中关系 C:完全远中关系 D:近中关系 E:轻度远中关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