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已婚,因“反复血PSA升高6个月”来诊。6个月前体检发现血PSA增高。直肠指检:前列腺右侧可触及结节,质地硬,无压痛。经直肠前列腺B型超声:前列腺右侧可见低回声结节,内可见血流。建议患者穿刺活检,患者拒绝。1个月后复查血PSA仍高于正常值,最高达15 ng/ml。查体:前列腺指诊同上;双侧精囊未触及,直肠内未触及肿物,指套退出时无血迹。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

如果患者行根治术后1年,需考虑广泛转移可能性的有

A:血清PSA术后1年内开始上升 B:盆腔MRI示肿瘤外侵 C:Gleason评分≤7分 D:Gleason评分≥10分 E:病理分期≥PT3a F:每年PSAV<0.75 ng/ml G:PSADT 4~6个月 H:病理分期≤PT3a

男,35岁,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关于该病人的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口服缓泻剂或液状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 B:行直肠指诊以协助诊断 C: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D:可行扩肛疗法 E: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改为手术治疗

女性,41岁,腰部撞伤后腰痛1个月来院就诊。诉疼痛与体位有关,平卧位时疼痛缓解,坐起或站立时疼痛加重

腰椎侧位X线片上,腰4椎体的后缘位于腰5椎体上缘前后径的后1/3处,则滑脱的程度为

A:I1度 B:I2度 C:I3度 D:Ⅳ度 E:Ⅴ度

患儿女,6个月,因生后至今不能抬头,来院。系GP,双胎之小,34孕周,产重2kg,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高胆红素血症史。双胎之大生后2个月因肺炎夭折。体检:头围40cm,神清,目光呆滞,不能追视,对玩具无反应,前囟1cmx1cm,平软,张力不高,胸腹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俯卧不能抬头,坐姿呈全前倾坐。

患儿的运动水平相当于几个月的婴儿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F:6个月

患儿女,6个月,因生后至今不能抬头,来院。系GP,双胎之小,34孕周,产重2kg,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高胆红素血症史。双胎之大生后2个月因肺炎夭折。体检:头围40cm,神清,目光呆滞,不能追视,对玩具无反应,前囟1cmx1cm,平软,张力不高,胸腹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俯卧不能抬头,坐姿呈全前倾坐。

下一步治疗应做何调整及注意事项 (提示:患儿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1周后,发作减少出院,出院后家长曾自行将药物加量,未来院复诊。3个月后患儿仍有发作,并因肺炎再次入院,入院后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120μg/ml,肝功能:AST 500U/L,ALT 800U/L,肾功能正常。)

A:停用丙戊酸钠,换用托吡酯 B:继用丙戊酸钠,加用托吡酯 C:加用保肝药物 D:无需加用保肝药物 E:继用泼尼松,疗程1年 F:动态随访肝肾功变化

某女性患者,55岁,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按上述诊断,手术切除时距病损边缘的距离应为

A:2mm B:0.5cm C:1cm D:2cm E:4cm

某女孩,1个月,出生时发现两眼间、鼻根部肿物,并逐渐增大,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

治疗应在多大年龄较为合适

A:3~6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以后 E:6岁以后

某女,58岁,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卞未及肿大淋巴结。

按上述诊断,手术切除时距病损边缘的距离应为

A:2mm B:0.5cm C:1cm D:2cm E:4cm

某女性患儿,10岁1个月,主诉上中切牙牙间萌出时就有间隙,至今未闭合。临床检查时可见之间间隙约4mm,X线片显示之间有一个埋伏多生牙。

引起该患儿间隙未闭合的最可能原因是

A:多生牙 B:上唇系带附丽过低 C:生理性间隙 D:侧切牙牙胚压迫上中切牙牙根 E:咬铅笔习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