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RPI卡环组的1杆一般用于

A:舌面稍偏近中 B:舌面稍偏远中 C:远中面 D:颊面稍偏远中 E:颊面稍偏近中

某女性患者,29岁,缺失,设为基牙,金合金铸造3/4冠固定桥修复。固位体和舌面背分段铸造后,焊接起来

焊接时焊料在舌面背上广为流布,出现流焊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项

A:砂料包埋不当 B:焊料流动性差 C:焊接的火焰掌握不好 D:第一块焊料放的位置不准 E:焊媒堆放的面太广

某男性患者,51岁,缺失,以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支托时,其颊舌径宽度约为

A:颊舌径的1/3 B:颊舌径的1/2 C:近远径的1/2 D:近远径的1/3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51岁,缺失,以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铸造支托窝的近远中径长度为

A:近远中径的1/4 B:近远中径的1/3 C:近远中径的1/2 D:颊舌径的1/2 E:颊舌径的1/4

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基牙预备时应备出

A:近中牙合支托凹、远中牙合支托凹 B:近中牙合支托凹、舌侧导平面 C:近中牙合支托凹、远中导平面 D:近中牙合支托凹、颊侧导平面 E:远中牙合支托凹、远中导平面

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RPI卡环的I杆一般止于

A:舌面稍偏近中 B:舌面稍偏远中 C:远中面 D:颊面稍偏远中 E:颊面稍偏近中

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如果用RPA卡环组代替RPI卡环组基牙颊侧因环形卡环臂的坚硬部分应位于

A:颊侧近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 B:颊侧近中,观测线下方的倒凹区 C:颊侧远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 D:颊侧远中,观测线上缘 E:颊侧远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

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如果大连接体采用舌杆,间接固位体可选

A:C3D3舌支托 B:切支托 C:C3D3附加卡环 D:前牙舌隆突上的连续卡环 E:以上均可

某女性患者,56岁,右侧肢体无力3d。头颅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2d后复查,CT显示如下图。)

A:急性脑血肿 B:转移瘤伴出血 C:胶质瘤伴出血 D:少枝胶质细胞瘤伴出血 E:血液系统病变伴脑出血 F:脑脓肿 G:血管畸形伴出血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口腔修复体无法使用前来就诊。临床检查:口腔内铸造金属桥不良修复体,冠固位体完全不密合,修复体有松动,基牙可探及有龋坏。口内上颌,下颌天然牙存留,牙冠牙体形态尚正常,均叩(-),松(-),咬合空间正常。口腔卫生较差,部分天然牙体探及龈下牙石。拆除口内不良修复体后,发现口内缺失,牙冠缺损,牙体龋坏明显,均叩(-),松(-);残根,松动Ⅰ度,松动Ⅰ~Ⅱ度,根面腐质多;残根于龈上约2mm,叩(-),松(-);口内可见部分残根区牙龈充血明显,有较多牙结石。患者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

X线检查发现残根均较短小,根管较细小;根长度较长,且根管直径正常;上颌牙体破坏,龋坏及髓腔,根尖周影像正常,根管影清晰。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需要拔除的牙齿为

A: B: C: D: E: F: 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