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前牙邻面接触点描述正确的是
A:在邻面中1/3处 B:在邻切面1/3处 C:颌龈径小于唇颌径 D:在邻面龈1/3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患者,男,35岁,主诉右上后牙遇冷热酸软不适1周,无自发性疼痛。检查:
牙体无变色,探诊
远中邻面接触点下方有钩拉感觉,对冷热刺激有疼痛感,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叩(-)。
如果出现因充填物接触点恢复不良引起的食物嵌塞和牙龈萎缩,则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为
A:去除原充填物重新充填 B:局部牙龈冲洗,上碘甘油 C:调磨牙齿的咬合关系 D:调磨修复体 E:全冠修复
以下对牙冠邻面的解释错误的是
A:前牙接触区的切龈径大于唇舌径 B:随年龄增长接触点变为接触面 C:良好接触区可分散
力 D:前牙接触区靠近颈缘部位 E:后牙接触区靠近
缘部位
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
A:邻面颊1/3处 B:邻面中1/3处 C:邻面颊1/2处 D:邻面舌1/2处 E:邻面龈1/3处
对上前牙邻面接触点描述正确的是()
A:牙合龈径小于唇颌径 B:在邻面中1/3处 C:在邻切面1/3处 D:在邻面龈1/3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对上前牙邻面接触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邻面龈1/3,(牙合)龈径等于唇舌径 B:位于邻面中1/3,(牙合)龈径大于唇舌径 C:位于邻面切1/3,(牙合)龈径大于唇舌径 D:位于邻面中1/3,(牙合)龈径等于唇舌径 E:位于邻面切1/3,(牙合)龈径等于唇舌径
牙冠邻面突度的生理意义是()。
A:防止食物嵌塞 B:使邻牙互相支持、互相依靠,有利于牙的稳固 C:防止牙龈萎缩 D:分散胎力 E:自洁作用
固定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正确部位,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前牙在邻面切1/3处B.前磨牙在邻面
1/3处C.前磨牙近中接触点稍偏颊侧D.前磨牙远中接触点稍偏舌侧E.磨牙接触区颊舌径小于
龈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