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5岁。仅上前牙刷牙时牙龈易出血,检查发现上前牙牙龈炎症以唇侧为重
造成上前牙龈炎症的可能因素中不包括
A:菌斑 B:吐舌习惯 C:上唇短 D:激素水平 E:口呼吸
患者,女性,17岁,上前牙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经检查上前牙牙面较多菌斑堆积,唇侧牙龈肿胀,色暗红,质地松软,诊断为慢性龈炎。
分析造成上前牙龈炎症的可能因素如下,除外
A:菌斑 B:吐舌习惯 C:上唇短 D:牙齿排列拥挤 E:口呼吸
某女性患者,23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
,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结束后上前牙的位置和唇倾度应为
A:与治疗前一样 B: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C: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D: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E: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某女性患者,24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
,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结束后上前牙的位置和唇倾度应为
A:与治疗前一样 B: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C: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D: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E: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患者丁某,女性,23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
,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结束后上前牙的位置和唇倾度应为
A:与治疗前一样 B: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C: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D: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E: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某女,15岁。仅上前牙刷牙时牙龈易出血,检查发现上前牙牙龈炎症以唇侧为重
造成上前牙龈炎症的可能因素中不包括
A:菌斑 B:吐舌习惯 C:上唇短 D:激素水平 E:口呼吸
某男,22岁。因上前牙扇形移位就诊,无吸烟史。临床检查:全口牙面少量菌斑,牙石(+),上切牙唇向移位,牙间隙。右下第一磨牙根分叉外露,根分义病变Ⅲ度。X线显示:切牙牙槽骨吸收至根长1/2,第一磨牙近远中骨角形吸收至腭根1/2~2/3。其父在41岁前后多数牙齿脱落。血糖在正常水平
该患者上前牙的正畸矫治应在
A:牙周治疗前 B:洁治后 C:深刮后 D:牙周手术后 E:系统调
后
某女性患儿,8岁,主诉上前牙间隙和前突。病史:经常咬下唇。检查:牙列
,上颌
散在间隙及唇倾,前牙深覆盖8mm,Ⅲ度深覆
,SNA=81°,SNB=75°。
引起该患者上前牙唇倾及间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多生牙 B:牙齿萌出或替换异常 C:咬下唇习惯 D:遗传因素 E:唇系带异常
某女性患者,24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
,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结束后上前牙的位置和唇倾度应为
A:与治疗前一样 B: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C: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D: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E: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