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
提示该患者预后差的主要证据是
A:皮肤红斑 B:脱屑 C:发热 D:口腔溃疡 E:患者定向障碍 F:头痛
一患者牙颌面畸形,行正颌手术,术后出现牙及骨坏死。
以下对牙颌面畸形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是颌骨生长发育异常 B:上,下颌骨关系异常 C:口颌系统功能异常 D:牙
关系异常 E:颌骨与颅面其他骨骼的关系异常
某女性患者,30岁,因“间断发热(体温37.5~38.5 ℃)伴疲倦、体重下降、膝关节疼痛2年,面颊进行性红斑2个月”来诊。既往健康,病前未服过特殊药物。查体:T 37.1 ℃,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0/90 mmHg;意识清楚,自动体位,营养不良;两颊部可见蝶形红斑,表面可见鳞屑,略凸出于皮肤表面,边缘不清楚;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尖部有Ⅱ/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HR 96次/min,心律不规整,期前收缩5~6次/min;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 cm,脾未触及;四肢与脊柱无异常。
对患者两颊部蝶形红斑的正确护理包括
A: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B:每天温水洗脸,用碱性肥皂 C: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忌日光浴 D:30 ℃左右温水湿敷红斑处,3次/d,每次30 min E:为患者安排阳面病室,温、湿度适宜 F:无须特殊护理
某男性患者,19岁,面下1/3明显前突,∠SNA81°,∠SNB87°。牙科模型显示严重
,前牙反覆盖12mm,后牙为近中咬合关系。颅颌面左右基本对称。初步诊断为下颌前突。该患者已行术前正畸。通常颌面部畸形的患者在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
如果该患者采用升支矢状劈开术,术中为防止损伤下牙槽血管神经束需采取的措施包括
A:升支内侧水平截骨线应尽量远离下颌小舌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B:内斜嵴较厚,有碍视野,术中可予磨低。 C:宜用裂钻做水平骨切口,尽量不用来复锯作水平切口 D:劈开骨时,多使用楔力,少用旋转力 E:升支内外侧所附着的肌肉软组织要充分分离,以保证术野的清晰 F:劈骨时应注意施加合适的力量,骨凿进入骨质应达下颌管下方皮质,从而有效保护神经血管束 G:下颌体颊侧骨切开的部位应位于外侧骨板的内侧面,不宜过深进入松质骨
某男性患者,19岁,面下1/3明显前突,∠SNA81°,∠SNB87°。牙科模型显示严重
,前牙反覆盖12mm,后牙为近中咬合关系。颅颌面左右基本对称。初步诊断为下颌前突。该患者已行术前正畸。通常颌面部畸形的患者在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
该患者通过下颌骨手术,术中左侧创__动性渗血和血肿,这通常是由于损伤了以下哪些血管
A:下牙槽动脉 B:面总静脉 C:腭降动脉 D:面后静脉 E:翼丛 F:舌动脉
某女性患者,3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
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正颌术后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术效果将不理想,或出现畸形的复发,正颌术后畸形复发的原因包括
A:骨段离断不完全,骨段未能前移到位 B:骨段接触面过小或无接触,导致骨不连接 C:骨间间隙过大或植骨块固定不当 D:骨间固定不可靠 E:软组织的牵拉作用 F:术后未及时行颌间牵引
某女性患者,29岁,因颜面部皮疹、双下肢水肿半年,尿少1周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60/100mmHg,贫血貌,颜面部蝶形红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患者已婚,若拟妊娠,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患者目前不适合妊娠 B:若抗磷脂抗体阳性,以后妊娠时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C:该患者若妊娠,可加重SLE病情 D:该患者拟妊娠,故治疗不应该选用环磷酰胺 E:该患者若妊娠,易于流产、早产或死胎,故应避孕 F:若治疗后病情处于缓解期三个月后可安全妊娠
某女性患者,25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
提示该患者预后差的主要证据是
A:皮肤红斑 B:脱屑 C:发热 D:口腔溃疡 E:患者定向障碍 F:头痛
某女性患者,31岁,因“间断发热(体温37.5~38.5℃)伴疲倦、体重下降、膝关节疼痛2年,面颊进行性红斑2个月”来诊。既往健康,病前未服过特殊药物。查体:T37.1℃,P90次/min,R20次/min,BP120/90mmHg;意识清楚,自动体位,营养不良;两颊部可见蝶形红斑,表面可见鳞屑,略凸出于皮肤表面,边缘不清楚;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尖部有Ⅱ/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HR96次/min,心律不规整,期前收缩5~6次/min;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cm,脾未触及;四肢与脊柱无异常。
对患者两颊部蝶形红斑的正确护理包括
A: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B:每天温水洗脸,用碱性肥皂 C: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忌日光浴 D:30℃左右温水湿敷红斑处,3次/d,每次30min E:为患者安排阳面病室,温、湿度适宜 F:无须特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