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牙列缺失6年,曾制作全口义齿,要求重新制作义齿。检查可见上颌牙槽嵴丰满度尚可,下颌后牙区牙槽嵴低平,口腔前庭及颊系带不明显,义齿固位差。
患者下颌牙槽嵴比上颌牙槽嵴吸收明显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下颌失牙时间更长 B:下颌牙槽嵴骨质较上颌疏松 C:下颌牙弓承托面积较上颌小,单位面积受力大 D:下颌义齿修复效果较差 E:患者咬合习惯不良
某男性患者,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某男,57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比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某男性患者,57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54,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一),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某男性患者,564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
患者戴用覆盖义齿6个月后复诊,发现余留牙无龋坏、牙龈炎,但左侧3周围牙槽骨快速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严重缺钙 B: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骨质疏松 C:左侧3与义齿基托的缓冲间隙不足 D:患者没能控制好左侧3的牙周病 E:患者有左侧咀嚼习惯 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1年,发现基托纵裂。检查:上半口义齿基托纵裂从双中切牙处开始向后延伸。前牙成浅覆
,但腭隆突处黏膜充血压痛,两侧咬合力感觉相等。上半口义齿固位良好。
一位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戴用1年,上颌义齿塑料基托中线处纵折。口内检查发现牙槽嵴较低平,上颌弓后部宽度窄于下颌弓。
无牙颌上颌牙弓后部窄于下颌牙弓的原因是
A:上颌牙槽嵴吸收向下向外 B:下颌牙槽嵴吸收向上向内 C:上颌牙槽嵴内侧吸收多 D:上颌牙槽嵴外侧吸收多 E:下颌牙槽嵴外侧吸收多
下列关于牙列缺失患者的牙槽嵴吸收错误的是()
A:牙槽嵴吸收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 B: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与牙根方向一致 C: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上向内 D: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下向内 E:上下颌骨吸收量之比大约是1:4
上颌牙槽骨吸收的特点是
A:向上向外 B:切牙乳突与牙槽嵴顶逐渐拉近 C:上牙弓外形增大 D:内侧骨板吸收较多 E:腭穹隆变深
上颌牙槽骨吸收的特点是
A:向上向外 B:切牙乳突与牙槽嵴顶逐渐拉近 C:上牙弓外形增大 D:内侧骨板吸收较多 E:腭穹隆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