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85岁,体检发现巨脾,WBC150×10
/L,以中晚幼粒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为主。
近2周出现骨关节疼痛。骨髓像以某类原始细胞增多占15%过氧化酶(+),非特异性酯酶(-),其治疗应为
A:α干扰素 B:羟基脲治疗 C:VDP方案化疗 D:6-巯基嘌呤 E:HA方案化疗
某女性患者,56岁,
缺失,
颊向倾斜,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修复。
铸造支架设计范围应到
A:└2 B:└3 C:└4 D:└5 E:└6
某女性患者,56岁,
缺失,
颊向倾斜,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修复。
如铸造支架设计到对侧,其连接方式应为
A:中腭杆 B:后腭杆 C:腭板 D:网状支架 E:前腭杆
某女性患者,56岁,
缺失,
颊向倾斜,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修复。
应设计的卡环为
A:正型卡环 B:环形卡环 C:对半卡环 D:应力中断式卡环 E:臂卡环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按Kennedy分类,该患者属于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第五类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支托凹,其颊舌径宽度约为
A:
颊舌径的1/2 B:
近远中径的1/2 C:
颊舌径的1/3 D:
近远中径的1/3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支托凹的近远中径应为
A:
近远中径的1/2 B:
近远中径的1/3 C:
近远中径的1/4 D:
近远中径的1/5 E:
近远中径的1/6
某男性患者,要求固定修复
。检查:
缺失,缺隙较大;
不松,叩(-);
松Ⅰ °,叩(-);余牙无异常。
此时临床上最常用、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是
A:牙合力检测 B:咀嚼效率测定 C:肌电图检查 D:X线平片 E:制取研究模
某男性患者,要求固定修复
。检查:
缺失,缺隙较大;
不松,叩(-);
松Ⅰ °,叩(-);余牙无异常。
若设计双端固定桥修复,此时应重点考虑
A:右下5选用固位力较弱的固位体 B:增选右下4和5联合做基牙 C:增加桥体的机械强度 D:增加桥体的牙尖高度 E:增加桥体的颊舌径
某女患儿,9岁,因“右膝、右颈痛9个月”来诊。伴右膝关节微热、肿,晨僵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制。血常规:Hb 102 g/L,WBC 10.9×10
/L,PLT 342×10
/L;CRP 775 mg/L;ESR 110 mm/h;补体:C
392 mg/L,IgG 18.4 g/L;ASO、RF、ANA、抗dsDNA、HLA-B
均(-)。诊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除已用药物外,还可采用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 给予该患儿甲氨蝶呤5 mg/周,双氯芬酸钠(扶他林)12.5 mg,2次/d治疗。)
A:急性期后应适当运动 B:可采用理疗、热敷、红外线照射 C:尽早采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以控制炎症 D: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 E:全面保护患儿,防止其受伤 F: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抗JRA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