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0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下颌义齿固位较差,要求重新修复,查见患者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上颌牙槽嵴尚可,颌位关系正常
下列与中性区的概念无关的是
A:未出现骨吸收之前的牙槽嵴顶区 B:出现骨吸收后的牙槽嵴顶区 C:自然牙列生长的区域 D:唇颊舌肌作用与义齿的力量相互平衡的区域 E: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
男,79岁,因不能自行排尿6小时入院。曾有排尿困难病史2年,经常出现尿流中断,改变姿势后又能恢复排尿。夜尿5~6次。查体:下腹膨隆,耻骨上膀胱区叩诊浊音。B超膀胱内有一3cm强光团,后伴声影。
入院后,经检查患者心,肺,肾功能良好,准备开放手术摘除前列腺,手术方式为 ( )
A:经膀胱切除 B:经尿道切除 C:经耻骨后切除 D:经会阴切除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56岁,就诊主诉:要求修复缺失的下颌后牙。现病史: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因牙折于1988年拔除;随后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义齿不稳且容易嵌塞食物,致使戴义齿的天然牙相继丧失。再度修复的义齿体积较大,跨到了左侧,结果又出现左侧“挂钩”的后牙松动拔除。现义齿已无法使用,感觉咀嚼无力。检查:前牙区中度覆合。上颌:牙列完整,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一磨牙伸长,牙尖锐利。下颌: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松动1度,第二磨牙松动2度,第二磨牙牙周探诊出血,近中邻面和颊面的牙周袋约深6mm,根面龈下结石。下颌X线显示:右侧磨牙、左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三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牙槽骨1度骨吸,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近中牙槽骨骨吸收3度,根分歧下方牙槽骨骨密度低,远中根膜腔增宽。
用塑料基托将两侧连成一体,后牙均设计弯制的金属卡环,对该义齿就位道的选择正确的有
A:与咬合平面垂直 B:由左向右 C:由后向前 D:由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 E:由前向后 F:由右向左
某男性患者,56岁,就诊主诉:要求修复缺失的下颌后牙。现病史: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因牙折于1988年拔除;随后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义齿不稳且容易嵌塞食物,致使戴义齿的天然牙相继丧失。再度修复的义齿体积较大,跨到了左侧,结果又出现左侧“挂钩”的后牙松动拔除。现义齿已无法使用,感觉咀嚼无力。检查:前牙区中度覆合。上颌:牙列完整,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一磨牙伸长,牙尖锐利。下颌: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松动1度,第二磨牙松动2度,第二磨牙牙周探诊出血,近中邻面和颊面的牙周袋约深6mm,根面龈下结石。下颌X线显示:右侧磨牙、左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三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牙槽骨1度骨吸,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近中牙槽骨骨吸收3度,根分歧下方牙槽骨骨密度低,远中根膜腔增宽。
通过舌杆将两侧连成一整体,双侧后牙都设计有固位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该义齿可出现下沉 B: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固位体可阻止该义齿的翘起与下沉 C:该义齿可发生旋转运动 D:左侧下颌第二磨牙的固位体可阻止该义齿的摆动 E:该义齿可发生翘起 F:该义齿可产生摆动
某女性患者,71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下颌义齿固位较差,要求重新修复,查见患者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上颌牙槽嵴尚可,颌位关系正常
下列与中性区的概念无关的是
A:未出现骨吸收之前的牙槽嵴顶区 B:出现骨吸收后的牙槽嵴顶区 C:自然牙列生长的区域 D:唇颊舌肌作用与义齿的力量相互平衡的区域 E: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
某男性患者,23岁,逐渐进展的背部疼痛,服用镇痛药不缓解,以后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胸椎CT示:T11椎体及附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骨皮质形成椎旁及椎骨内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破坏区出现边界模糊的象牙状高密度影,此高密度的中央密度高于周边密度,该椎体边缘可见骨膜反应。
骨肉瘤最早发生转移的部位为
A:肺 B:骨 C:心包 D:肝脏 E:淋巴结
某女性患者,70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下颌义齿固位较差,要求重新修复,查见患者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上颌牙槽嵴尚可,颌位关系正常
以下与中性区的概念无关的是
A:未出现骨吸收之前的牙槽嵴顶区 B:出现骨吸收后的牙槽嵴顶区 C:自然牙列生长的区域 D:唇颊舌肌作用与义齿的力量相互平衡的区域 E: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