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痛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
WI及T
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
对于鞍上池描述正确的是
A:亦称交叉池 B:脚间池的一部分 C:由交叉池和脚间池构成 D:形态仅为五角星形 E:其内无血管走行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
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关于蝶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蝶鞍位于颅底的中央 B:蝶鞍前面以鞍结节为界 C:蝶鞍后面以鞍背为界 D:垂体窝多为圆弧形陷窝 E:正常蝶鞍形状均为桥形
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鞍上池内没有的结构是
A:滑车神经 B:视交叉 C:漏斗 D:大脑中动脉 E:基底动脉
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鞍上池两侧可见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旁小叶 E:颞叶
关于蝶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蝶鞍位于颅底的中央 B:蝶鞍后面以鞍背为界 C:蝶鞍前面以鞍结节为界 D:正常蝶鞍的形状均为桥形 E:垂体窝位于鞍结节和鞍背之间
关于鞍区,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B:包括蝶鞍、鞍膈、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C:包括蝶鞍、鞍膈、垂体、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D:包括蝶鞍、鞍膈、垂体、海绵窦、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E:包括蝶鞍、鞍膈、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
关于蝶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蝶鞍位于颅底的中央 B:蝶鞍前面以鞍结节为界 C:蝶鞍后面以鞍背为界 D:垂体窝多为圆弧形陷窝 E:正常蝶鞍形状均为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