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右下8765左下567缺失,左下8近中舌向倾斜不松动,余留牙完全正常

左下8如果设计铸造圈形卡环,颌支托应位于

A:颌面颊沟 B:颌面舌沟 C:颌面近中边缘嵴 D:颌面远中边缘嵴 E:颌面近,远中边缘嵴

患儿,男,12岁,上前牙变黑,无疼痛及不适。检查:近中邻面釉质呈黄褐色,表面探粗糙感,探诊无疼痛和不适,舌侧边缘嵴及唇面完整。

诊断应考虑为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牙本质浅层龋 E:牙本质深层龋

患儿,男,12岁,上前牙变黑,无疼痛及不适。检查:近中邻面釉质呈黄褐色,表面探粗糙感,探诊无疼痛和不适,舌侧边缘嵴及唇面完整。

诊断应考虑为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牙本质浅层龋 E:牙本质深层龋

某女性患者,30岁,右下8765左下567缺失,左下8近中舌向倾斜不松动,余留牙完全正常

左下8如果设计铸造圈形卡环,颌支托应位于

A:颌面颊沟 B:颌面舌沟 C:颌面近中边缘嵴 D:颌面远中边缘嵴 E:颌面近、远中边缘嵴

某男,56岁。主诉右上后牙食物嵌塞,有时遇冷热敏感。检查发现右上第二磨牙面中龋,损及面边缘嵴,备洞时制成邻

若右上第二磨牙近中龋已破坏至近中边缘嵴,做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制备时,在面部分应设计抗水平分力的同位形是

A:牙本质钉固位 B:侧壁固位 C:梯形固位 D:倒凹固位 E:鸠尾固位

某女性患儿,8岁,左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倾斜,其远中边缘嵴萌出,而近中边缘嵴被阻生在左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牙颈下,余未见异常。X线检查发现左上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近牙颈部位的根面有弧形吸收区,左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边缘嵴进入吸收区。

对该患儿所罹患的疾病最准确的诊断是

A:左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阻生 B:左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外吸收 C:左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倾斜 D:左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E:左上颌第二乳磨牙无菌性根尖周炎

某女性患儿,8岁,左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倾斜,其远中边缘嵴萌出,而近中边缘嵴被阻生在左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牙颈下,余未见异常。X线检查发现左上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近牙颈部位的根面有弧形吸收区,左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边缘嵴进入吸收区。

诊断该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恒磨牙牙冠倾斜 B:特征性的X线表现 C:第二乳磨牙近中移位 D:第二乳磨牙间隙缩小 E: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

某男性患者,69岁,缺失。余留牙检查:近中倾斜10°,松动Ⅰ°~Ⅱ°;近中倾斜30°;伸长,边缘嵴高低约1.5mm;正中时触及下颌嵴顶黏膜,相应黏膜区见浅白色斑块。

如保留,则

A:制备近中支托凹 B:近远中各制备一支托凹 C:作长冠覆盖基牙 D:作短冠覆盖基牙 E:冠修复后做精密附着体

某男性患者,69岁,缺失。余留牙检查:近中倾斜10°,松动Ⅰ°~Ⅱ°;近中倾斜30°;伸长,边缘嵴高低约1.5mm;正中时触及下颌嵴顶黏膜,相应黏膜区见浅白色斑块。

可摘局部义齿的铸造支托应薄而宽,厚1~1.5mm,大小为

A:磨牙:长为1/4近远中径,宽为1/3颊舌径 B:磨牙:长为1/3近远中径,宽为1/2颊舌径 C:前磨牙:长为1/4近远中径,宽为1/3颊舌径 D:前磨牙:长为1/2近远中径,宽为1/3颊舌径 E:前磨牙:长为1/3近远中径,宽为1/3颊舌径

某女性患者,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基牙,近中、颊向倾斜,该牙设置环形卡环

环形卡环臂的远中邻面部分应置于基牙何部位

A:位于基牙远中牙颈部 B:与远中边缘嵴平齐 C:与远中邻面龈缘平齐 D:低于远中边缘嵴 E:高于远中边缘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