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落叶松简支檩条,截面bxh=150mmx300mm(沿全长无切口),支座间的距离为6m,作用在檩条顶面上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9kN/m(含檩条自重)。该檩条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试问,作用在檩条上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4.5 B:40.16 C:44.18 D:46.50
一东北落叶松简支檩条,截面bxh=150mmx300mm(沿全长无切口),支座间的距离为6m,作用在檩条顶面上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9kN/m(含檩条自重)。该檩条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试问,作用在檩条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0.40 B:52.80 C:55.44 D:58.36
上,下唇动脉属于哪一动脉的分支
A:上颌动脉 B:面动脉 C:舌动脉 D:脑膜中动脉 E:甲状腺上动脉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1995)规定,下列符合防烟楼梯间要求的是( )。
A: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B:楼梯间前室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C:楼梯间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D:楼梯间的疏散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E:楼梯间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某女性患者,66岁,下唇部肿物3年,诊断为"下唇鳞状细胞癌",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缝合下唇创口时
下唇缺损达到超过2/3或全下唇缺损,常采取
A:直接拉拢缝合 B:鼻唇沟组织瓣转移术 C:Abbe-Estlander法 D:三合一整复术 E:Bernard手术 F:扇形颊瓣转移法
某女性患者,66岁,下唇部肿物3年,诊断为"下唇鳞状细胞癌",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缝合下唇创口时:
下唇缺损超过2/3或全下唇缺损,常采取
A:直接拉拢缝合 B:鼻唇沟组织瓣转移术 C:Abbe-Estlander法 D:三合一整复术 E:Bernard手术 F:扇形颊瓣转移法
一般情况下,唇的中部厚,(),上唇色深于下唇。
A:唇角薄,上唇略厚,下唇略薄 B:唇角薄,上唇略薄,下唇略厚 C:唇角厚,上唇略薄,下唇略厚 D:唇角略厚,上唇厚,下唇薄
垂直距离是指天然牙列正中时()
A:鼻底至颏底间的距离 B:唇珠至颏底间的距离 C:鼻尖至颏底间的距离 D:上下牙之间的距离 E:鼻底至下唇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