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岁男性患者,股骨下端疼痛,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查体:股骨下端偏外侧局限性隆起,压痛,皮温略高。X片:股骨外侧髁可见偏心性生长的骨吸收病灶,皮质向外膨隆,变薄,无骨膜反应。

病人已确诊为骨巨细胞瘤,局部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胀与压痛均显著,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X片:骨皮质已破坏,断裂。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I3级。治疗应选择

A:截肢术 B:刮除植骨术 C:刮除骨水泥充填术 D:刮除灭活植骨术 E:刮除灭活骨水泥充填术

病历摘要: 患者xx,男性, 12岁,右大腿红肿发热1周。查体:T 39℃,P 120次/分,右大腿皮肤红,肿胀,压痛(+),叩击痛(+),右股骨中段骨松质内可见斑片状骨质破坏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变成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指征:

A:有死骨 B:有死腔 C:有窦道流脓 D:有充分新骨形成包壳

某女,36岁,右股骨上端疼痛20天,查体:右股骨上端肿胀、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右股骨颈及转子下溶骨性骨破坏。三年前患乳癌,施乳癌根治术,局部无复发。

拟检查其他部位的骨胳是否有并存的病灶,最重要的检查项目是

A:CT B:SPECT C:MRI D:X线断层摄影 E:骨髓穿刺

某女性患者,39岁,右股骨上段疼痛1个月。查体:右股骨上段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右股骨颈及转子下溶骨性骨破坏。3年前曾患乳腺癌,行乳癌根治术,术后未作辅助治疗。

了解其他部位的骨骼有无并存的病灶,首选的检查是

A:CT B:MRI C:骨ECT D:X线断层摄片 E:骨髓穿刺

某男,31岁,右大腿远端肿痛伴有发热2周。检查:右大腿局部增粗,压痛。X线示股骨远侧干骺端骨质破坏,有骨膜增生现象。局部软组织间隙模糊。

平片显示的股骨远端骨质破坏可能为

A:广泛大块溶骨性骨质破坏 B:干骺端虫噬样骨质破坏 C:破坏不明显,有大量的骨质增生 D:肿瘤骨形成 E:破坏之处有骨膜三角

某女,37岁,右股骨上端疼痛20天,查体:右股骨上端肿胀,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片:右股骨颈及转子下溶骨性骨破坏。3年前患乳癌,施乳癌根治术。局部无复发。

拟检查其他部位的骨骼是否有并存的病灶,最重要的检查项目是

A:CT B:ECT C:MRI D:X线断层摄影 E:骨髓穿刺

某男,41岁,股骨下端疼痛,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查体:股骨下端偏外侧局限性隆起,压痛,皮温略高。X片:股骨外侧髁可见偏心性生长的骨吸收病灶,皮质向外膨隆,变薄,无骨膜反应。

患者已确诊为骨巨细胞瘤,局部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胀与压痛均显著,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X线片:骨皮质已破坏,断裂。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Ⅲ级。治疗应选择

A:截肢术 B:刮除植骨术 C:刮除骨水泥充填术 D:刮除灭活植骨术 E:刮除灭活骨水泥充填术

患者青年男性,发现左踝部肿物1年余,无压痛,未影响行走及工作,左踝X线示:左胫骨下端骨皮质变薄,局部无骨膜反应。

有关骨肿瘤的分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方案是根据外科分期来确定 B:局限于皮质或骨膜范围内的骨肿瘤定义为T1 C:尚未侵入皮质的骨旁肿瘤为定义为T2 D:对于Ⅰ期的肿瘤,为了避免复发和转移,需要进行彻底地切除 E:对于Ⅱ期肿瘤,常需在手术彻底切除的基础上辅以化疗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F:M是转移。MO:无转移;M1:已发生转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