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主诉刷牙出血1月余,并有口臭,口腔检查见:尖牙唇侧和侧切牙舌侧牙石多,牙龈充血,水肿,轻探诊出血,下前牙排列拥挤

检查结果:①龈沟底附着在釉牙本质冠方,②牙周袋深度3.5mm;③X线片牙槽骨吸收;④患牙无松动,拟诊

A:慢性牙周炎 B:复合性牙周炎 C:慢性龈炎 D:肥大性龈炎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患者,男性,53岁,缺失,近中倾斜,面银汞充填物,X线片显示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远中倾斜,I1度松动,远中倾斜,之间有间隙,且食物嵌塞。颊侧颈部楔状缺损,缺牙区牙槽嵴无明显吸收。患者牙周卫生差,牙龈轻度红肿,牙结石多,无系统性疾病。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基牙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有

A: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B:卡环与基牙接触过紧 C:硬区缓冲不够 D:咬合早接触 E:基托边缘过长 F:基托不密合,边缘密封差

患者男,50岁,戴用上半口义齿半年后出现前牙区黏膜疼痛,因个人原因一直未复诊修改义齿。检查见上前牙前庭区黏膜增生呈多褶状,上唇系带部明显,义齿唇侧基托压迫增生的黏膜组织。

对增生黏膜组织的处理应该是

A:待其自行消失 B:手术切除增生的黏膜组织 C:重新制作义齿 D:调磨义齿唇侧基托,观察 E:重衬义齿

患者男,50岁,戴用上半口义齿半年后出现前牙区黏膜疼痛,因个人原因一直未复诊修改义齿。检查见上前牙前庭区黏膜增生呈多褶状,上唇系带部明显,义齿唇侧基托压迫增生的黏膜组织。

患者发现增生的黏膜组织后,若停戴义齿,至今增生的组织未能自行消失,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A:继续观察,待其自行消失 B:手术切除增生的黏膜组织 C:重新制作义齿 D:调磨义齿唇侧基托,观察 E:重衬义齿

某女性患者,49岁,主诉刷牙出血1月余,并有口臭,口腔检查见:尖牙唇侧和侧切牙舌侧牙石多,牙龈充血,水肿,轻探诊出血,下前牙排列拥挤

检查结果:①龈沟底附着在釉牙本质冠方,②牙周袋深度3.5mm;③X线片牙槽骨吸收;④患牙无松动,拟诊

A:慢性牙周炎 B:复合性牙周炎 C:慢性龈炎 D:肥大性龈炎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某患儿,女,5岁,因"腭裂术后伤口裂开3年余,要求手术整复"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见左侧上唇术后瘢痕,鼻底完整,左侧鼻翼塌陷。左侧前牙区牙槽突不连续,存在线状裂隙。硬、软腭交界处约0.8cm×1.5cm缺损。腭垂裂开。前牙反。语音检查呈现腭裂语音。

患者属于腭瘘的部位是

A:牙槽突 B:硬软腭交界 C:腭垂 D:牙槽突+硬软腭交界 E:硬软腭交界+腭垂 F:牙槽突+硬软腭交界+腭垂

某男,8岁,替牙早期,两上中切牙外翻20°,间隙1mm,前牙深覆盖Ⅰ度,左上侧切牙腭向,与下侧切牙反,左上第二乳磨牙因龋拔除2周

不是乳磨牙早失后果的为

A:磨牙关系紊乱 B:前磨牙腭向错位萌出 C:中线偏斜 D:牙列散隙 E:前牙拥挤

某男,8岁,替牙早期,两上中切牙外翻20°,间隙1mm,前牙深覆盖Ⅰ度,左上侧切牙腭向,与下侧切牙反,左上第二乳磨牙因龋拔除2周

有关上中切牙间隙,现阶段应

A:考虑拔牙矫治 B:摄曲面断层片,考虑序列拔牙 C:观察,不处理 D:活动矫治器关闭间隙 E:用橡皮圈套两个中切牙,每日更换

某男性患者,54岁,缺失,近中倾斜,面银汞充填物,X线片显示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远中倾斜,Ⅰ度松动,远中倾斜,之间有间隙,且食物嵌塞。颊侧颈部楔状缺损,缺牙区牙槽嵴无明显吸收。患者牙周卫生差,牙龈轻度红肿,牙结石多,无系统性疾病。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基牙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有

A: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B:卡环与基牙接触过紧 C:硬区缓冲不够 D:咬合早接触 E:基托边缘过长 F:基托不密合,边缘密封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