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全口义齿初戴时,前伸咬合时,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

患者使用该义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咬颊 B:发音不清 C:固位不良 D:咀嚼无力 E:黏膜压痛

患者,男性,75岁,全口义齿初戴3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不平衡。

关于前伸髁道斜度的测定,不正确的描述是

A:髁道与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 B:测定原理根据Christensen现象 C:在正中颌位记录完成后测定 D:通常需测3次,取接近的2次均数 E:测定时,可放置烤软的蜡片于下颌托平面上 F:患者下颌约前伸6mm,然后上,下颌托闭合

某患者先后戴用了5副全口义齿,均不合适,或排牙有问题,或垂直距离不正确,或边缘伸展过长。

其中一副义齿未建立前伸平衡,前伸平衡与什么无关

A:切道斜度 B:牙尖斜度 C:补偿曲线曲度 D:髁道斜度 E:开口度

某患者,戴全口义齿做前伸咬合时出现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的情况。

患者使用该义齿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发音不清 B:口腔黏膜压痛 C:捣碎食物功能低下 D:义齿固位不良 E: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患者男,75岁,牙列缺失时间长,习惯下颌前伸,左下牙槽嵴骨吸收较右侧明显,1周前全口义齿修复。

患者诉戴全口义齿讲话时和进食时上下牙有撞击声,可能是由于

A:排牙不准确 B:下颌前伸 C:下颌后退 D:垂直距离过低 E:垂直距离过高

患者男,75岁,牙列缺失时间长,习惯下颌前伸,左下牙槽嵴骨吸收较右侧明显,1周前全口义齿修复。

检查时发现下牙弓明显后退,其原因可能是

A:人工牙排列不当 B:患者下颌骨过于后退 C:架前后移动 D: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E:垂直距离过低

患者男,75岁,牙列缺失时间长,习惯下颌前伸,左下牙槽嵴骨吸收较右侧明显,1周前全口义齿修复。

正中正常,前伸前牙早接触,应调整

A:上切牙切缘舌斜面 B:上切牙切缘唇斜面 C:上切牙舌窝 D:上切牙切缘 E:下切牙舌斜面

某男性患者,75岁,全口义齿初戴3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不平衡。

关于前伸髁道斜度的测定,不正确的描述是

A:髁道与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 B:测定原理根据Christensen现象 C:在正中颌位记录完成后测定 D:通常需测3次,取接近的2次均数 E:测定时,可放置烤软的蜡片于下颌托平面上 F:患者下颌约前伸6mm,然后上、下颌托闭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