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46岁,主诉乏力6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cm。RBC3.6×10/L,HGB100g/L,WBC150×10/L,PLT300×10/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80/L,WBjC200×10/L,PLT1000×10/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D: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某男性患者,37岁,缺失,其余牙无松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采用单侧设计,常出现的义齿不稳定现象是

A:翘动 B:旋转 C:摆动 D:下沉 E:以上都是

某男性患者,37岁,缺失,其余牙无松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为防止或对抗上述的不稳定现象而采取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增加间接固位体 B:消除支点 C: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D:加宽牙合支托的宽度 E:利用基托的制锁作用

某患儿,男,5岁,因前牙反而求治,病史不详。乳牙列,下颌第一磨牙深龋,乳前牙反,反覆盖较大,反覆较浅,面型偏直。

造成患者前牙反的可能原因中,下面所列因素的哪一项可以被排除

A:下颌第一乳磨牙深龋 B:遗传 C:胚胎发育异常 D:吮吸上唇习惯 E:口呼吸习惯

某患儿,男,5岁,因前牙反而求治,病史不详。乳牙列,下颌第一磨牙深龋,乳前牙反,反覆盖较大,反覆较浅,面型偏直。

针对该患者颅面部的生长发育,下面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第二快速期 B:患者可能存在口周肌功能的异常并可影响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 C:下颌第一乳磨牙深龋如不做相应的治疗,可能影响未来恒牙列的建 D:下颌第一乳磨牙做必要的充填,恢复牙冠形态后,有助于克服功能性前牙反,促进颌骨正常生长发育 E:该患者上下第二乳磨牙终末平面为近中阶梯型,乳前牙反矫治后则转为远中阶梯型

某患儿,男,5岁,因前牙反而求治,病史不详。乳牙列,下颌第一磨牙深龋,乳前牙反,反覆盖较大,反覆较浅,面型偏直。

矫治该患者乳前牙反的措施中,哪项是不恰当的

A:调改可能存在的干扰 B:破除可能存在的相关口腔不良习惯 C:治疗下颌第一乳磨牙深龋 D:可用上颌垫矫治器矫治前牙反 E:优先考虑前牵引上颌骨并同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

某男性患者,28岁,近中倾斜阻生,远中颈部可疑龋坏。现拟拔除

若患者拔牙后4天出现发热、开口困难、吞咽疼痛,拔牙窝黏膜红肿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干槽症 B:拔牙术后正常反应 C:牙槽脓肿 D:咽前间隙感染 E:牙槽骨创伤

某女性患者,53岁,颈部不适2年。MRI检查结果如下图。

观察所给出的MRI影像,对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有意义的征象包括

A:病变水平脊髓受压变细 B:病变与脊髓关系不清晰 C:病变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 D:矢状位示病变周围蛛网膜下腔无变化 E:脊髓向健侧移位 F:病变明显均匀强化 G:未见病变向椎间孔延伸

某女性患者,53岁,颈部不适2年。MRI检查结果如下图。

病变的定性诊断为

A:脊膜瘤 B:神经纤维瘤 C:神经鞘瘤 D:转移瘤 E:表皮样囊肿 F:血管瘤

某女性患者,53岁,颈部不适2年。MRI检查结果如下图。

关于脊膜瘤,正确的是

A:好发于女性 B:有完整包膜 C:瘤体内可见钙化 D:发病率占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第2位 E:可以跨硬膜生长 F:均匀中等至明显强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