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2岁,在建筑工地工作,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X线片:右股骨骨折,行复位,固定,8个月后患者只能跛行。X线片复查:发现两断端股骨呈600角愈合,经再次手术,钢板固定,抗感染,加强营养和锻炼,1年后取钢板,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患者第2次手术后完全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将断端重新复位好 B:断端固定好 C:营养好 D:加强锻炼 E:预防感染治疗 F:医护和患者配合好
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波尼松20 mg/d维持治疗,复查AST 48 U/L,ALT 72 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
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患者
A:继续波尼松20 mg/d B:加用硫唑嘌呤,然后波尼松减量 C:完善肝组织活检,必要时逐渐停用波尼松 D:换用环孢素A E:波尼松减量为10 mg/d维持治疗 F:换用布地奈德
患者女,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波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
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患者
A:继续波尼松20mg/d B:加用硫唑嘌呤,然后波尼松减量 C:完善肝组织活检,必要时逐渐停用波尼松 D:换用环孢素A E:波尼松减量为10mg/d维持治疗 F:换用布地奈德
某男性患者,24岁,因头面部外伤而就诊。
接诊时应询问患者和(或)家属的问题是
A:受伤时间 B:致伤原因 C:受伤部位 D:致伤力大小,作用部位 E:有无昏迷史 F:受伤后表现 G:患者对致伤外力的反应 H:受伤后有无进行治疗
某男性患者,24岁,因头面部外伤而就诊。
对患者应进行的体检及辅助检查是
A:生命体征 B:眶缘、上颌骨、下颌骨触诊 C:张口度 D:咬合关系 E:头面部MRI F:头面部CT G:头面部超声 H:华氏位片,颌骨曲面断层片
某女性患者,56岁,左额、颧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3年,常因饮食、洗面或刷牙诱发,服用卡马西平有效,但头晕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检:BP150/95mmHg,触碰左鼻翼可诱发左面部疼痛,余无明显异常。
手术无效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哪些 提示: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仍有疼痛
A:术中遗漏压迫血管 B:减压材料滑脱 C:减压材料对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 D:减压材料放置不当 E:减压不够充分 F:病例选择不恰当 G:患者血管硬化
某男性患者,35岁,因头面部外伤而就诊。
对患者应进行的体检及辅助检查是
A:生命体征 B:眶缘、上颌骨、下颌骨触诊 C:张口度 D:咬合关系 E:头面部MRI F:头面部CT G:头面部超声 H:华氏位片,颌骨曲面断层片
某男性患者,35岁,因头面部外伤而就诊。
接诊时应询问患者和(或)家属的问题是
A:受伤时间 B:致伤原因 C:受伤部位 D:致伤力大小,作用部位 E:有无昏迷史 F:受伤后表现 G:患者对致伤外力的反应 H:受伤后有无进行治疗
某女性患者,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波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波尼松20 mg/d维持治疗,复查AST 48 U/L、ALT 72 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
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患者
A:继续波尼松20 mg/d B:加用硫唑嘌呤,然后波尼松减量 C:完善肝组织活检,必要时逐渐停用波尼松 D:换用环孢素A E:波尼松减量为10 mg/d维持治疗 F:换用布地奈德
某男性患者,23岁,在建筑工地工作,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X线片:右股骨骨折,行复位、固定,8个月后患者只能跛行。X线片复查:发现两断端股骨呈60°角愈合,经再次手术,钢板固定,抗感染,加强营养和锻炼,1年后取钢板,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患者第2次手术后完全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将断端重新复位好 B:断端固定好 C:营养好 D:加强锻炼 E:预防感染治疗 F:医护和患者配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