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为,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采用大连接杆连接,其中向中舌侧倾斜,其余基牙正常。

此病例中所设计的义齿,采用的支持方式是

A:黏膜支持 B:牙支持 C:混合支持 D:卡环支持 E:基托支持

患者男性,35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间隙卡环臂近卡环体处在基牙上的位置是

A:离开颊侧外展隙0.2mm B:离开颊侧外展隙0.5mm C:离开颊侧外展隙1.0mm D:贴靠在颊侧外展隙 E:与颌面密合

患者男性,35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间隙卡环臂近卡环体处在基牙上的位置是

A:离开颊侧外展隙0.2mm B:离开颊侧外展隙0.5mm C:离开颊侧外展隙1.0mm D:贴靠在颊侧外展隙 E:与颌面密合

患者,女性,66岁,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为,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采用大连接杆连接,其中向中舌侧倾斜,其余基牙正常。

此病例中所设计的义齿,采用的支持方式是

A:黏膜支持 B:牙支持 C:混合支持 D:卡环支持 E:基托支持

患者男性,35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间隙卡环臂近卡环体处在基牙上的位置是

A:离开颊侧外展隙0.2mm B:离开颊侧外展隙0.5mm C:离开颊侧外展隙1.0mm D:贴靠在颊侧外展隙 E:与颌面密合

患者,女性,66岁,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为,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采用大连接杆连接,其中向中舌侧倾斜,其余基牙正常。

此病例中所设计的义齿,采用的支持方式是

A:黏膜支持 B:牙支持 C:混合支持 D:卡环支持 E:基托支持

某男性患者,56岁,就诊主诉:要求修复缺失的下颌后牙。现病史: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因牙折于1988年拔除;随后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义齿不稳且容易嵌塞食物,致使戴义齿的天然牙相继丧失。再度修复的义齿体积较大,跨到了左侧,结果又出现左侧“挂钩”的后牙松动拔除。现义齿已无法使用,感觉咀嚼无力。检查:前牙区中度覆合。上颌:牙列完整,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一磨牙伸长,牙尖锐利。下颌:右侧磨牙和左侧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松动1度,第二磨牙松动2度,第二磨牙牙周探诊出血,近中邻面和颊面的牙周袋约深6mm,根面龈下结石。下颌X线显示:右侧磨牙、左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三磨牙缺失;左侧第一前磨牙牙槽骨1度骨吸,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近中牙槽骨骨吸收3度,根分歧下方牙槽骨骨密度低,远中根膜腔增宽。

如果王先生选择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下列设计正确的有

A:需要重新确定水平向颌位关系 B:重视患者的舒适度,两侧的义齿可以不连成一个整体 C:减小人工牙的颊舌经 D:义齿的咬合力采用基牙支持式 E:需要重新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 F:义齿的咬合力主要为混合支持式

某男性患者,35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间隙卡环臂近卡环体处在基牙上的位置是

A:离开颊侧外展隙0.2mm B:离开颊侧外展隙0.5mm C:离开颊侧外展隙1.0mm D:贴靠在颊侧外展隙 E:与颌面密合

某男性患者,63岁,缺失,缺牙区牙槽嵴条件好,牙龈萎缩,近中舌侧倾斜,前牙区口底较深,基牙,行大支架连接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向缺隙侧倾斜,倒凹区主要位于基牙

A:近缺隙侧 B:远缺隙侧 C:缺隙舌侧 D:缺隙颊侧 E:以上都不对

某女性患者,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基牙,近中、颊向倾斜,该牙设置环形卡环

环形卡环臂的远中邻面部分应置于基牙何部位

A:位于基牙远中牙颈部 B:与远中边缘嵴平齐 C:与远中邻面龈缘平齐 D:低于远中边缘嵴 E:高于远中边缘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