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浅
该患者反形成的可能机制是
A:遗传 B:上颌骨发育不足 C:下颌骨发育过度 D: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E:功能性前牙反
患者项某,女性,18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
该患者的错类型是
A:安氏Ⅱ类错 B:牙列拥挤 C:安氏Ⅲ类错 D:开 E:安氏Ⅱ类错伴有上颌前突及牙列高度拥挤
患儿李某,女性,8岁,因前牙反就诊。口内观牙齿数目正常,排列整齐,上下切牙反,反覆盖浅,反覆中度,切牙可后退至对刃,磨牙近中。口外观矢状向轻度凹面型,垂直向为均角面型。
可能引起该患儿前牙反的因素中,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遗传因素 B:上乳前牙早失 C:乳尖牙磨耗不足 D:伸舌习惯 E:以上全部
患儿高某,男性,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浅
患儿崔某,女性,11岁,替牙[牙合]。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4mm,下颌前突。下颌体稍长,下颌位置前移,上颌前颌骨区发育稍差。
如患者伴有单侧后牙反[牙合]治疗方法是
A:调[牙合] B:单侧[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C:改正单侧咀嚼习惯 D:治疗后牙区龋齿 E:以上都可以
某患儿,女,10岁,替。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4mm,下颌前突。下颌体稍长,下颌位置前移,上颌前颌骨区发育稍差。
如患者伴有单侧后牙反治疗方法是
A:调 B:单侧垫式活动矫治器 C:改正单侧咀嚼习惯 D:治疗后牙区龋齿 E:以上都可以
某女性患者,66岁,无牙颌,上下牙槽嵴吸收严重,伴严重下颌前突,下颌弓明显大于上颌弓。
此种异常颌关系前牙应排成
A:正常 B:对刃 C:反 D:开 E:深覆
某男性患者,4岁半,全牙列反,父亲是反面型。上前牙唇倾度正常,下前牙直立,反覆盖5mm,反覆浅
某女性患者,24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该患者在未拔牙情况下戴上上颌牙合垫后磨牙呈远中关系,表明错畸形是
A:牙性反 B:骨性反 C:功能性反 D:骨性反伴功能性反 E:假性反
某女性患者,69岁,全牙列缺失。口内检查见,上、下牙槽嵴情况良好,颌位关系正常。按常规全口义齿修复,当全牙列排完后进行平衡调整时,应了解
哪一项不是调整平衡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A:前伸平衡的调整 B:正中广泛紧密接触 C:前牙排成浅覆 D:前牙以美观为主 E:后牙具有合适的横曲线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