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5岁,上前牙外伤2小时,要求治疗。

此上前牙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A:髓角较高 B:牙根发育未完成 C:髓腔高度较低 D:磨耗较少 E:临床牙冠较矮

男,7.5岁,上前牙外伤2小时,要求治疗。

此上前牙的特点中不对的是

A:髓角较高 B:牙根发育未完成 C:髓腔高度较低 D:磨耗较少 E:临床牙冠较矮

患者7岁,替牙,磨牙关系I1类,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覆覆盖大

的病因可能是

A:上颌乳磨牙早失 B:舔牙 C:伸舌 D:吮拇 E:咬上唇

患者,男,12岁,4个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前牙I3。深覆,I2。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前牙有散在间隙,上颌A区侧切牙舌向错位,下颌闭合道接近正中合时后退。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根据错畸形的病因学分类,此患者为

A:牙型错 B:骨型错 C:功能型错 D:混合型错 E:以上都不是

患儿占某,男性,13岁,4个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前牙有散在间隙,上颌A区侧切牙舌向错位,下颌闭合道接近正中合时后退。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根据错畸形的病因学分类,该患者为

A:牙型错 B:骨型错 C:功能型错 D:混合型错 E:以上都不是

患者蒋某,女性,25岁,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大,下颌前伸,前牙反,下颌不能后退。磨牙近中关系,反覆盖5mm,∠ANB=-2°,上前牙唇倾,下前牙内倾。

本患者可能的错类型是

A:安氏Ⅰ类牙性错 B:安氏Ⅲ类错,上颌发育不足 C:安氏Ⅲ类错,下颌发育不足 D:安氏Ⅲ类功能性错 E:安氏Ⅲ类牙性错,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

某女性患者,24岁,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大,下颌前伸,前牙反,下颌不能后退。磨牙近中关系,反覆盖5mm,ANB-2°,上前牙唇倾,下前牙内倾

本患者可能的错类型是

A:安氏Ⅰ类牙性错 B:安氏Ⅲ类错,上颌发育不足 C:安氏Ⅲ类错,下颌发育过度 D:安氏Ⅲ类功能性错 E:安氏Ⅲ类牙性错,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

某女性患儿,8岁,主诉上前牙间隙和前突。病史:经常咬下唇。检查:牙列,上颌散在间隙及唇倾,前牙深覆盖8mm,Ⅲ度深覆,SNA=81°,SNB=75°。

引起该患者上前牙唇倾及间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多生牙 B:牙齿萌出或替换异常 C:咬下唇习惯 D:遗传因素 E:唇系带异常

某女性患儿,8岁,主诉上前牙间隙和前突。病史:经常咬下唇。检查:牙列,上颌散在间隙及唇倾,前牙深覆盖8mm,Ⅲ度深覆,SNA=81°,SNB=75°。

经过上述治疗一段时间后(替牙期),患者上前牙散在间隙改善,但前牙深覆盖无明显减小趋势,可考虑进一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A:功能性矫治器 B:减数加固定矫治器 C:活动矫治器 D:观察至恒牙期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12岁,4个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前牙有散在间隙,上颌A区侧切牙舌向错位,下颌闭合道接近正中合时后退。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根据错畸形的病因学分类,此患者为

A:牙型错 B:骨型错 C:功能型错 D:混合型错 E: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