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3岁。体重45kg,ASA分级I1级。诊断为左侧卵巢囊肿,拟开腹行卵巢囊肿切除术。L
硬膜外穿刺顺利,向头端置管3cm,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患者未出现腰麻征象,经硬膜外导管间隔5min分两次各注入0.75%罗哌卡因5ml。手术开始前测定无痛平面为T
~L
。患者头低脚高位倾斜300,手术开始15min后患者自诉呼吸困难,血压100/62mmHg,HR90次/分。予面罩吸氧,静注咪唑安定5mg。15min后术者声称术野血色暗淡。SpO
无脉搏波形显示。
提示:此时ECG显示一直线,心前区未闻及心搏音。提问:此时紧急抢救处理包括下列哪些措施?
A:建立人工气道并通气 B:胸外心脏按压 C:静注肾上腺素1mg D:电击除颤 E:继续手术 F:静注呼吸兴奋剂
某女性患者,30岁,因停经56天,4天前开始有少量阴道流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突发剧痛,并呕吐2次就诊。妇科检查:后窟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的块状物。
该患者的手术原则是
A:尽量吸出腹腔血液作自体输血 B:切除子宫 C:进行对侧输卵管整形手术 D:尽快钳夹出血处,切除患侧输卵管 E:切除患侧附件
在较大手术开始前,关于铺巾方法正确的是
A:除手术野外,至少要铺1层巾单 B:手术切口周围,应铺4块无菌巾,通常先铺操作者同侧或先铺相对不洁区一侧 C:无菌巾铺下后,如位置不准确,可以根据需要围绕手术区移动 D:大单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床边30cm E:肢体近端手术常用双层无菌巾将手(足)部包裹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适用于为避免前负荷过大造成急性左心衰,在麻醉前采集患者全血的自身输血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充血容量达20%~25%),但不采集血液;丢失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术中的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手术过程中使血容量始终维持在相对高容的状态,此类自身输血方式属于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某女性患者,31岁,因停经56天,4天前开始有少量阴道流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突发剧痛,并呕吐2次就诊。妇科检查:后窟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的块状物。
该患者的手术原则是
A:尽量吸出腹腔血液作自体输血 B:切除子宫 C:进行对侧输卵管整形手术 D:尽快钳夹出血处,切除患侧输卵管 E:切除患侧附件
在较大手术开始前,关于铺巾方法正确的是()
A:除手术野外,至少要铺1层巾单 B:手术切口周围,应铺4块无菌巾,通常先铺操作者同侧或先铺相对不洁区一侧 C:无菌巾铺下后,如位置不准确,可以根据需要围绕手术区移动 D:大单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床边30cm E:肢体近端手术常用双层无菌巾将手(足)部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