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与莫西沙星叙述不相符的是
A:含有吡啶酮酸结构 B:结构中含有吡咯环 C:具酸碱两性 D:有两个氟原子 E: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间断发热20余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每遇冬春季节或受凉后反复发作,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好转。20日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乏力明显,自服“感冒药、罗红霉素”等药物后症状未减轻,反呈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并于痰中带少量鲜血来就诊。就诊前1日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纹理增多、模糊呈间质性改变,右中肺不规则模糊影,双上肺透亮度增加,右上肺及肺尖呈包裹性改变,其内可见液平,右侧膈胸膜粘连;血常规:白细胞20.84×109/L,中性粒细胞0.8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门诊以“右侧液气胸,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收入院。患者吸烟40余年(每日3包),饮酒20年(每月250g)。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初步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右侧肺脓肿?右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抗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1日后调换为莫西沙星加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如果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β内酰胺类进行治疗,首选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诺氟沙星 B:莫西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间断发热20余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每遇冬春季节或受凉后反复发作,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好转。20日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乏力明显,自服“感冒药、罗红霉素”等药物后症状未减轻,反呈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并于痰中带少量鲜血来就诊。就诊前1日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纹理增多、模糊呈间质性改变,右中肺不规则模糊影,双上肺透亮度增加,右上肺及肺尖呈包裹性改变,其内可见液平,右侧膈胸膜粘连;血常规:白细胞20.84×109/L,中性粒细胞0.8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门诊以“右侧液气胸,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收入院。患者吸烟40余年(每日3包),饮酒20年(每月250g)。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初步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右侧肺脓肿?右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抗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1日后调换为莫西沙星加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如果该患者被查出合并糖尿病,不宜选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诺氟沙星 B:莫西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加替沙星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间断发热20余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每遇冬春季节或受凉后反复发作,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好转。20日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乏力明显,自服“感冒药、罗红霉素”等药物后症状未减轻,反呈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并于痰中带少量鲜血来就诊。就诊前1日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纹理增多、模糊呈间质性改变,右中肺不规则模糊影,双上肺透亮度增加,右上肺及肺尖呈包裹性改变,其内可见液平,右侧膈胸膜粘连;血常规:白细胞20.84×109/L,中性粒细胞0.8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门诊以“右侧液气胸,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收入院。患者吸烟40余年(每日3包),饮酒20年(每月250g)。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初步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右侧肺脓肿?右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抗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1日后调换为莫西沙星加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如果患者的痰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β内酰胺类进行治疗,首选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诺氟沙星 B:莫西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氧氟沙星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间断发热20余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每遇冬春季节或受凉后反复发作,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好转。20日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乏力明显,自服“感冒药、罗红霉素”等药物后症状未减轻,反呈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并于痰中带少量鲜血来就诊。就诊前1日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纹理增多、模糊呈间质性改变,右中肺不规则模糊影,双上肺透亮度增加,右上肺及肺尖呈包裹性改变,其内可见液平,右侧膈胸膜粘连;血常规:白细胞20.84×109/L,中性粒细胞0.8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门诊以“右侧液气胸,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收入院。患者吸烟40余年(每日3包),饮酒20年(每月250g)。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初步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右侧肺脓肿?右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抗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1日后调换为莫西沙星加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如果该患者被查出合并糖尿病,不宜选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诺氟沙星 B:莫西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环丙沙星 E: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中的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E:第五代
患者,男,65岁,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2年,咳嗽,咳痰10余年,伴哮喘,尤以活动后明显,因近半月咳嗽加重入院,主诉便秘,每周2次排便,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血压控制良好。体格检查:体温36.6℃,P82次/分,R22次/分,端坐位,喘息貌,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散在干啰音,双肺下少许湿罗音,辅助检查:血常规11.2×109/L,肺功能:FEV1/FVC=60%,FEV1=55%。
治疗方案如下:
氨溴索注射液30mg tid ivgtt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 bid ivgtt
异丙托溴铵溶液0.5mg bid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1ml bid雾化吸入
以上用药中,给药频次错误的是()。
A:硝苯地平控释片 B:氨溴索注射液 C:异丙托溴铵溶液 D:布地奈德混悬液 E: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患者,男,65岁,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2年,咳嗽,咳痰10余年,伴哮喘,尤以活动后明显,因近半月咳嗽加重入院,主诉便秘,每周2次排便,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血压控制良好。体格检查:体温36.6℃,P82次/分,R22次/分,端坐位,喘息貌,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散在干啰音,双肺下少许湿罗音,辅助检查:血常规11.2×109/L,肺功能:FEV1/FVC=60%,FEV1=55%。
治疗方案如下:
氨溴索注射液30mg tid ivgtt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 bid ivgtt
异丙托溴铵溶液0.5mg bid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1ml bid雾化吸入
查体发现,该患者有踝部水肿,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可能是()。
A:硝苯地平控释片 B:氨溴索注射液 C:异丙托溴铵溶液 D:布地奈德混悬液 E: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