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4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余年来气急并进行性加重,1年前呼吸衰竭经无创机械通气和抗菌等治疗获救。出院后病情尚平稳,但是动则气急。3 d前因气候突然转冷而出现咳嗽加重,咳痰不畅,气急伴嗜睡和尿少,再次入院。体检T 37.8℃,108次/min,R 26 次/min。意识尚清,但反应迟钝。气急,辅助呼吸很明显,吸氧下无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 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无异常发现。腹软,肝肋下1.5 cm,质中,无触痛,肝-颈逆流试验( -)。脾脏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血白细胞计数8.5x10/L,中性占0.8。吸氧2 L/min下动脉血气分析pH 7.28 ,PaCO 80 mmHg,PaO 68 mmHg 。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肺动脉阴影增宽。诊断 AECOPD,呼吸衰竭。给予面罩BiPA和头孢他啶联合环丙沙星静脉治疗。病情一度改善。但咳痰依然困难,痰多而黏稠。3 d后病情出现反复,气急加重,明显发绀。拒用面罩BiPAP。胸片示右下肺大片均匀而浓密的阴影。

其抗菌治疗可考虑(提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浓度104 CFU/ml。除对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外,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均敏感。)

A:亚胺培南/西司他啶+阿米卡星 B:美罗培南+妥布霉素 C: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 D:帕尼培南/倍他米降 E: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短程5 d) F: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短程5 d) G:亚胺培南/西司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H: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

患者男,74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10余年来气急并进行性加重,1年前呼吸衰竭经无创机械通气和抗菌等治疗获救。出院后病情尚平稳,但是动则气急。3 d前因气候突然转冷而出现咳嗽加重,咳痰不畅,气急伴嗜睡和尿少,再次入院。体检T 37.8℃,108次/min,R 26次/min。意识尚清,但反应迟钝。气急,辅助呼吸很明显,吸氧下无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两肺呼吸音普遍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无异常发现。腹软,肝肋下1.5 cm,质中,无触痛,肝-颈逆流试验(-)。脾脏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血白细胞计数8.5x10/L,中性占0.8。吸氧2 L/min下动脉血气分析pH 7.28,PaCO 80 mmHg,PaO 68 mmHg。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肺动脉阴影增宽。诊断AECOPD,呼吸衰竭。给予面罩BiPA和头孢他啶联合环丙沙星静脉治疗。病情一度改善。但咳痰依然困难,痰多而黏稠。3 d后病情出现反复,气急加重,明显发绀。拒用面罩BiPAP。胸片示右下肺大片均匀而浓密的阴影。

其抗菌治疗可考虑(提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浓度10 CFU/ml。除对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外,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均敏感。)

A:亚胺培南/西司他啶+阿米卡星 B:美罗培南+妥布霉素 C: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 D:帕尼培南/倍他米降 E: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短程5 d) F: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短程5 d) G:亚胺培南/西司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H: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哌酮

A:氨基糖苷类 B:β-内酰胺 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多烯多肽类

与头孢哌酮性质不符的是

A:具有旋光性药用右旋体 B:具有异羟肟酸铁鉴别反应 C:结构中含有哌嗪二酮 D:具有水解性 E:属于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菌药

头孢哌酮钠

A:结构中含有氧哌嗪环 B:结构中含有氰基 C:结构中含有噻吩环 D:结构中含有甲氧肟 E:结构中含有氯

头孢哌酮的特点是()

A: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B:对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 C: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D: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E:对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强

下列关于头孢哌酮-舒巴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B:舒巴坦不具有任何抗菌活性 C: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D:老年人应慎用本药

头孢哌酮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第四代头孢菌素 E:第五代头孢菌素

头孢哌酮钠( )。

A:结构中含有氧哌嗪环 B:结构中含有氰基 C:结构中含有噻吩环 D:结构中含有甲氧肟 E:结构中含有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