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0岁,咳嗽,咳痰,咽痛2日就诊。检查发现白细胞增高,确诊为呼吸道感染。

为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应该

A:首剂加倍剂量 B:缩短给药间隔 C:增加药物剂量 D:按照药物t制定给药方案 E:同服药酶抑制剂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中毒致死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急性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严重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呈现有效抗癫痫作用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某男性中度心衰患者,服用甲、乙两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剂(0.25mg)后,疗效相差较大。连服甲厂地高辛20天后,实测血药浓度为0.6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30%。

提示 地高辛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为1~2ng/ml。你认为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若分别服用两药后,血药浓度一致,说明两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B:若分别服用两药后,血药浓度一致,说明两药具有化学等效性 C:若分别服用两药后,测得两药AUC一致,说明两药为同一种剂型 D:两药的药品质量可能诀定疗效的差异 E:患者的病理状况可能决定疗效的差异

某男性中度心衰患者,服用甲、乙两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剂(0.25mg)后,疗效相差较大。连服甲厂地高辛20天后,实测血药浓度为0.6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30%。

关于给药方案,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A:地高辛若按半衰期给药,5-7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稳态 B:地高辛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符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所以需要进行TDM C:该患者应提高甲厂的地高辛给药剂量,才能达到疗效 D:通过TDM,可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 E:若患者有中度肝功能揭害,应立即停用地高辛

某男性中度心衰患者,服用甲、乙两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剂(0.25mg)后,疗效相差较大。连服甲厂地高辛20天后,实测血药浓度为0.6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30%。

关于血药浓度监测(TDM),正确的有哪些

A:毒性大的药物应尽量做TDM B:防床体征容易判断疗效的药物可不做TDM C:血药浓度可受患者的饮水量影响 D:血药浓度与效应呈非线性关系时,TDM更具有价值 E:估计群体动力学参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F:肾功能减退给药方案设计常根据药物清除率及肌酐清除率计算给药剂量

某男性中度心衰患者,服用甲、乙两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剂(0.25mg)后,疗效相差较大。连服甲厂地高辛20天后,实测血药浓度为0.6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30%。

关于药物代谢,正确的描述有哪些

A:细胞色素P450是肝内主要的药物代谢酶 B:药酶受抑制而减慢药物代谢的现象称酶抑制作用 C:氯霉素为药酶诱导剂 D:苯巴比妥为药酶抑制剂 E:吗啡具有光学异构体,存在代谢差异 F:首过效应不属于药物代谢差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