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1年前有脑卒中史,体检发现患者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舌尖偏向右侧,右上肢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右下肢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右侧鼻唇沟变浅提示

A:右侧面神经周围性损害 B:左侧面神经周围性损害 C:右侧面神经中枢性损害 D:左侧面神经中枢性损害 E:左侧三叉神经损害

患者右侧胸部被匕首刺伤半小时,有胸痛,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脉搏130次/分,血压75/40mmHg。右侧胸壁有伤口,呼吸时能听到空气出入伤口的响声。器官移向健侧。患侧叩诊呈鼓音。

引起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血容量不足 B:纵膈摆动,回心血量减少 C:伤侧肺完全萎陷 D:心脏受压 E:健侧肺部分受压

患者男性,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平素血压控制不详。患者午睡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2小时就诊。查体:血压200/120mmHg,嗜睡,左侧同向性偏盲,左侧瞳孔:右侧瞳孔=1.5mm:2.0mm,光反射存在,左侧眼裂变小,双眼球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提问:此患者两侧瞳孔不等大的原因

A:脑疝 B:Argyll-Robertson瞳孔 C:Adie瞳孔 D:Homer征 E: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F: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某女性患者,57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2天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

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B: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C: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 D: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

某女性患者,57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

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B: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C: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 D: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

某男性患者,79岁,发热乏力盗汗半个月、左侧前胸疼痛3天,查体:左侧胸腔积液体征,B超检查发现左侧胸腔内可见6cm的液性暗区

采用RHE组合,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侧膝关节和右侧跖趾关节痛,患者新出现的情况应解释为

A:药物的副作用 B:患者合并骨结核 C:老年性关节退行性改变 D:结核病的特殊表现 E:结核合并骨肿瘤

某男性患者,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平素血压控制不详。患者午睡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2小时就诊。查体:血压200/120mmHg,嗜睡,左侧同向性偏盲,左侧瞳孔:右侧瞳孔=1.5mm:2.0mm,光反射存在,左侧眼裂变小,双眼球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该患者两侧瞳孔不等大的原因

A:脑疝 B:Argyll-Robertson瞳孔 C:Adie瞳孔 D:Homer征 E: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F: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某女性患者,58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2天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

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B: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C: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 D: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

某女性患者,58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

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B: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C: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 D: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