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9岁,因“颈部肿物2年余”来诊。查体:T 36.7 ℃, P 88次/min,右侧颈部可触及3个约2 cmx3 cm串珠样质韧肿物。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考虑做的检查是

A:肿物活检或细针穿刺病理检查 B:颈部X线片 C:颈部CT D:颈部MRI E:颈部肿物B型超声

女性,46岁,发现右乳肿物3周,无不适,既往无乳头溢液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1.5cm,边界清楚,质硬的肿块,活动可,局部皮肤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肿物切取术 B:改良根治术 C:单纯乳腺切除术 D:扩大根治术 E:肿物扩大切除术

8岁女孩,经常腹痛,偶有面色变黄2年,查体,右上腹可触及一囊性肿物,界限清,活动可。

如患儿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腹痛加重,查腹胀,全腹压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

A:伴发胆囊炎 B:腹腔出血 C:肿物增大 D:胆汁性腹膜炎 E:伴发胆管炎

某女性患者,43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2 cm×2 cm,质中,活动度可;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乳肿物穿刺活检:小叶原位癌。BRCA1突变。

最佳治疗为

A:随访观察 B:双侧乳腺切除+乳房重建术 C:左乳肿物局部切除 D: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E:放射治疗

某女性患者,41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3 cm×3 cm,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无须检查

A:乳腺B型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乳腺CT(平扫) D:乳腺MRI E:乳腺肿物穿刺活检

某女性患者,41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3 cm×3 cm,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乳腺B型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乳腺CT(平扫) D:乳腺MRI E:乳腺肿物穿刺活检

某女性患者,46 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肿物距离乳晕区约3 cm,直径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1.0 cm×0.8 cm,活动良好。

如肿物核芯针穿刺活检未能明确诊断为乳腺癌,进一步处理方法为

A: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暂时不予特殊处理 B:肿物细针穿刺活检 C:再次肿物核芯针穿刺活检 D:肿物切取活检 E:肿物切除活检

某男,46岁,有胃溃疡病史10年,近3个月疼痛加剧并失去节律性,伴嗳气,换用多种抑酸药无效。查体: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上腹轻压痛,可扪及块状物。

首选的处理方法

A:内科药物治疗 B:手术治疗 C:定期复查追踪 D:化疗十支持疗法 E:放疗+对症处理

某女性患者,51岁,因“发现左乳肿物2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直径2 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进一步检查可选择(提示 压迫肿物时可有少量液体经乳头流出,呈淡红色。)

A:钼靶X线片 B:超声造影 C:增强CT D:增强MRI E:乳管镜 F:穿刺细胞学检查

女,28岁,右髋关节疼痛伴肿物3个月,低热、咳嗽1个月。查体:右髋关节呈屈曲畸形,可触及一直径约5cm左右的肿物,屈伸活动受限,Thomas征(+),血沉58mm/h。X线:右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有虫蚀样骨质破坏,右髋臼有约2cm大小的空洞。

住院治疗4周后,患者精神状况和食欲改善,复查血沉20mm/h,但是肿物没有消失,进一步治疗方案为

A:肿物切除术 B:髋人形石膏固定 C:人工关节置换术 D:病灶清除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