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主因于2周前出现下肢浅硬条索,色紫红,自觉疼痛,瘙痒,且周围皮肤有灼热感。查体:双小腿散见紫红色浅静脉条索,长5~10 cm。周围轻度红肿,按之疼痛明显。双侧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双足抬高苍白试验(-)。
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为
A:休息,抬高患肢 B:热敷 C:予以非甾体抗炎药 D:抗凝 E:溶栓 F:介入治疗
患者男,72岁,因“恶心,呕吐2 d,意识不清3 h”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4年,不规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奇特等治疗,余无特殊。查体:T 36.5 ℃,P 110次/min,BP 80/50 mmHg;浅昏迷,深大呼吸;皮肤,黏膜干燥,四肢湿冷;双肺无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类患者,如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 B:开始治疗时即可予以输注葡萄糖液,其中加入速效胰岛素 C:小剂量胰岛素使用剂量一般为0.1 U·h-1·kg-1 D: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3.9~6.1 mmol·L-1·h-1为宜 E: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加入普通胰岛素 F:只要存在酸中毒,在治疗开始即可用碳酸氢钠纠酸治疗
某男性患者,73岁,因“恶心、呕吐2 d,意识不清3 h”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4年,不规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奇特等治疗,余无特殊。查体:T 36.5 ℃,P 110次/min,BP 80/50 mmHg;浅昏迷,深大呼吸;皮肤、黏膜干燥,四肢湿冷;双肺无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关于该患者的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A:此类患者,如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 B:开始治疗时即可予以输注葡萄糖液,其中加入速效胰岛素 C:小剂量胰岛素使用剂量一般为0.1 U·h-1·kg-1 D: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3.9~6.1 mmol·L-1·h-1为宜 E: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加入普通胰岛素 F:只要存在酸中毒,在治疗开始即可用碳酸氢钠纠酸治疗
某女性患者,57岁,确诊右乳腺癌并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1个月余,自觉右上肢肿痛,活动受限,查体:生命征稳定,右乳缺如,右胸壁和腋窝可见手术瘢痕,右上肢中度非凹陷性水肿,右上肢抬高受限。
如何处理患者上述症状
A:物理疗法 B:术后将患侧上肢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注意适当抬高上肢 C:嘱患者多做前臂和手部活动 D:低盐饮食,适当使用利尿剂 E:以上都对
某男性患者,42岁,症见左下肢皮色紫黯,抬高时见苍白,足背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趺阳脉搏动消失,患肢疼痛持续,夜间为重,舌黯红,脉沉细而涩。
医生当提醒该患者注意
A:戒除吸烟嗜好,注意患肢保暖 B:抬高患肢 C: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D:着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43岁,症见左下肢皮色紫黯,抬高时见苍白,足背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趺阳脉搏动消失,患肢疼痛持续,夜间为重,舌黯红,脉沉细而涩。
医生当提醒该患者注意
A:戒除吸烟嗜好,注意患肢保暖 B:抬高患肢 C: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D:着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72岁,因“恶心、呕吐2 d,意识不清3 h”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4 年,不规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奇特等治疗,余无特殊。查体:T 36.5 ℃,P 110 次/min,BP 80/50 mmHg;浅昏迷,深大呼吸;皮肤、黏膜干燥,四肢湿冷;双肺 无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类患者,如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 B:开始治疗时即可予以输注葡萄糖液,其中加入速效胰岛素 C:小剂量胰岛素使用剂量一般为0.1 U·h-1·kg-1 D: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3.9~6.1 mmol·L-1·h-1为宜 E: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加入普通胰岛素 F:只要存在酸中毒,在治疗开始即可用碳酸氢钠纠酸治疗
某女性患者,59岁,确诊右乳腺癌并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1个月余,自觉右上肢肿痛,活动受限,查体:生命征稳定,右乳缺如,右胸壁和腋窝可见手术瘢痕,右上肢中度非凹陷性水肿,右上肢抬高受限。
如何处理患者上述症状
A:物理疗法 B:术后将患侧上肢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注意适当抬高上肢 C:嘱患者多做前臂和手部活动 D:低盐饮食,适当使用利尿剂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59岁,确诊右乳腺癌并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1个月余,自觉右上肢肿痛,活动受限,查体:生命征稳定,右乳缺如,右胸壁和腋窝可见手术瘢痕,右上肢中度非凹陷性水肿,右上肢抬高受限。
针对患者上述症状,处理不当的是
A:物理疗法 B:术后将患侧上肢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注意适当抬高上肢 C:嘱患者多做前臂和手部活动 D:低盐饮食,适当使用利尿剂 E:手术探查查明疼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