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单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漏斗骨盆行剖宫产,手术进行顺利,术后静脉预防感染3天,后改为口服药物4天,术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第4天因发冷,发热和腹痛而再次入院,入院时体温39.5℃。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下列处理,哪些是正确的

A:宫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B:产妇采用半卧位 C:物理或药物降温 D:选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联合用药 E:清宫术 F:应用缩宫素

患者,钱女士,38岁,因外伤致脊髓损伤,口温34.5℃。

该患者体温分期是

A: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 B:轻度体温过低 C:中度体温过低 D:重度体温过低 E:致死温度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

A:拭浴时间不超过30分钟 B:主要擦拭后颈部 C:擦拭足底时间可稍长 D:拭浴后10分钟测量体温 E:观察面色,监测呼吸,脉搏

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查体:口温34.2℃,脉搏70次/分,血压100/60mmHg,四肢麻木无力。

该患者体温分期是

A: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 B:轻度体温过低 C:中度体温过低 D:重度体温过低 E:致死温度

某新生儿于2006年12月24日出生,在家分娩,出生情况不详,因"生后不吃,不哭2天"入院,查体见四肢冰凉,肛温为29℃,呼吸微弱,心率98次/分。

关于患儿的复温,正确的措施是

A:尽快复温至正常体温,以减少硬肿症及器官损伤 B:尽快复温至亚低温(34℃)并保持,以减少硬肿症及器官损伤 C:每小时使体温升高1℃,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D:每小时使体温升高2℃,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E:每小时使体温升高3℃,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王女士,38岁,因外伤致脊髓损伤,口温34.5℃。

该病人体温属

A: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 B:轻度体温过低 C:中度体温过低 D:重度体温过低 E:致死温度

中枢神经由于其解剖学、组织学以及生理学特点,损伤后功能较难恢复。功能恢复的程度往往与损伤后得到适当处理的时间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理论,找到了一些新治疗方法,过去的有些观点需要重新认识

脊髓损伤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伤后

A:1小时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某男性患者,27岁,工人。一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肋季部疼痛、局部肿胀,有小块的瘀斑。大声说话、咳嗽、深呼吸和转身时疼痛加重

非进行性血胸可在损伤后12~24小时后施行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部位是

A:腋中线6~8肋间 B:腋中线4~8肋间 C:腋后线6~7肋间 D:腋中线6~7肋间 E:腋后线4~8肋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