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XX,男,36岁,牧民,因突发高热,头痛,肌痛1天于2001年6月12日入院。查体:体温 38.5℃,脉搏 108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 120/80mmHg,神清,右手皮肤可见破损并有针尖样丘疹,稍痒,无痛,周围组织肿胀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咽无红肿,肝脾不大,血象:白细胞 16x10
/L,中性 0.85。
如确诊,对皮肤破损的处理下列哪项正确 ( )
A:抗菌药物病原治疗后可不用处理皮肤伤口,以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B:局部处理可用1/2000的高锰酸钾湿敷,涂以1%的龙胆紫 C: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D:局部应用抗毒素血清即可,无须全身给药 E:切开周围肿胀组织并引流
男性,47岁,近1个月来常自觉肛门瘙痒潮湿,偶有气体溢出,直肠指诊可触及皮肤黏膜下一较硬条索。
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是
A:便秘 B:疼痛 C: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D: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患者女性,82岁。昏迷,卧床4天。近日发现其骶尾部皮肤出现红,肿,热。但皮肤表面无破损。
若患者骶尾部皮肤组织出现坏死,有脓液流出,并伴有臭味。此期的护理要点为
A: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B:保护皮肤,避免感染 C:清洁创面,祛腐生新 D: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勤翻身 E:定时用乙醇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男性,45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
对于此病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联合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 B:应用激素 C:明确感染部位及微生物种类 D:针对特异性感染的治疗 E:静滴青霉素G F:口服红霉素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I2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
患儿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提示:入院后2天,患儿仍高热,体温均达39℃以上,查体:双眼结膜充血明显,未见皮疹,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手指肿胀。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18.6x10
/L,中性粒85%,淋巴15%,血小板512x10
/L,CRP 73mg/L。肝功,心肌酶等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提示管壁回声增强。)
A:上呼吸道感染 B:败血症 C:淋巴结炎 D:川崎病 E: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F:口腔炎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I2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
此时治疗可采取的方案是
(提示:病程3周,患儿随访心脏B超发现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为4mm,管壁回声正常,其内可见血栓形成,患儿无发热,无皮疹。)
A:静脉丙种球蛋白1~2g/kg,再次输入 B:加强抗凝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激素 E:溶栓治疗 F:果糖保心治疗
某男性患者,46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
对于此病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联合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 B:应用激素 C:明确感染部位及微生物种类 D:针对特异性感染的治疗 E:静滴青霉素G F:口服红霉素
HSV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后,可潜伏于()
A:局部感觉神经节 B:脊髓前根 C:脊髓后根 D:神经节的神经元 E:局部的皮肤粘膜下层
HSV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后,可潜伏于()
A:局部感觉神经节 B:脊髓前根 C:脊髓后根 D:神经节的神经元 E:局部的皮肤粘膜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