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0岁,因“咳嗽20d伴发热10d”来诊。体温38~39℃,干咳为主,予头孢呋辛及青霉素治疗无好转。既往健康,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8.5℃,P90次/min,R34次/min,BP110/70mmHg;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中,下肺叩实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低,双肺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诊断考虑可能的疾病是(提示血常规:Hb120g/L,WBC10.4x10/L,N0.35,L0.60。zongR40mm/h,CRP28.5g/L。胸部X线片:右侧肺野见大片外高内低密度增高影。胸部B型超声:右侧胸腔可见液性暗区。)

A:先天性肺囊肿并感染 B:肺不张 C:细菌性肺炎伴发渗出性胸膜炎 D:心功能不全所致胸腔积液 E:巨型肺大泡并感染 F:结核性胸膜炎 G:风湿性胸膜炎

死者,女性,65岁,尸检见两肺缩小,变硬,肺组织呈蜂窝状改变,下叶脏层胸膜显著增厚,壁层胸膜出现纤维斑和广泛纤维化。

该疾病的病变特点错误的是 ( )

A:病变以两肺下部为重 B:弥漫性纤维化肺组织中可见大量胆固醇结晶 C: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 D:常在壁层胸膜处形成胸膜斑 E:肺组织中可见石棉小体

患者,男,70岁,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20余年,加重一年伴心力衰竭而死亡,尸检见双肺体积增大,充气膨胀,表面见肋骨压痕。右心壁厚0.6cm,右心腔明显扩张,乳头肌及肉柱显著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

肺组织镜检见间质中小动脉壁增厚纤维化(如图),综合所见,正确的诊断是 ( )

A:冠心病 B:风湿性瓣膜病 C:扩张性心肌病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小叶性肺炎

 患者男,38岁,离异,软件工程师,因“发热 ,咳嗽,咳痰15d,加重伴呼吸困难7d”来诊。 7d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及 头孢菌素抗炎治疗无效,3d前患者出现畏寒,寒 战,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给予“万古霉素,氟 康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咳嗽稍缓解,但仍发 热,气促。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1年前 患“左侧胸部带状疱疹”,复发3次。查体: T38.6℃,P100次/min,R26次/min, BP125/87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可见甲癣; 双肺叩浊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 啰音,未闻及干鸣音;心,腹均无明显异常;双 下肢无明显水肿。血常规:Hb123g/L,WBC5.70 x10/L,N0.80,L0.15,PLT109x10 /L。ECG: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双下 肺斑片影。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状高密度 影,考虑间质性肺炎。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项目为( 提示血气分析:pH7.40,PCO229mmHg, PO263mmHg,HCO3-18mmol/L。初步诊断:双侧间 质性肺炎。)

A:风疹病毒抗体 B:巨细胞病毒抗体 C:单纯庖疹病毒抗体 D:肺炎支原体抗体 E:肺炎衣原体抗体 F:HIV抗体

患者男,52岁。低热干咳4个月,活动后气促2个月,体检:双下肺Velcro音,胸片双下肺弥漫性网状结节影,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功能不应出现

A:肺活量降低 B:肺总量降低 C:残气量降低 D:CO弥散量降低 E:FEV/FVC降低

 患者男,38岁,离异,软件工程师,因“发热,咳嗽,咳痰15 d,加重伴呼吸困难7 d”来诊。7 d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抗炎治疗无效,3 d前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给予“万古霉素,氟康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咳嗽稍缓解,但仍发热,气促。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 kg。1年前患“左侧胸部带状疱疹”,复发3 次。查体:T 38.6 ℃,P 100次/min,R 26次/min,BP 125/87 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可见甲癣;双肺叩浊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未闻及干鸣音;心,腹均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血常规:Hb 123 g/L,WBC 5.70x10/L,N 0.80,L 0.15,PLT 10x10/L。ECG: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状高密度影,考虑间质性肺炎。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项目为(提示 血气分析:pH 7.40,PCO 29 mmHg,PO 63 mmHg,HCO 18 mmol/L。初步诊断:双侧间质性肺炎。)

A:风疹病毒抗体 B:巨细胞病毒抗体 C:单纯庖疹病毒抗体 D:肺炎支原体抗体 E:肺炎衣原体抗体 F:HIV抗体

某患者女性,69岁,因进行性肌无力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转颈、抬肩困难,吞咽阻碍感,坐位后起立困难,上楼困难等;四肢小关节和双膝关节疼痛,但局部无红、肿和皮疹;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门诊查尿常规:蛋白(++)、潜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疾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呼吸急促,全身皮肤无皮疹;双肺底可闻及裂帛音(Vel-cro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1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水肿;四肢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力Ⅱ~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全身肌肉有触痛,无感觉障碍。

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IgM和C3在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沉积;胸部64排CT提示双肺间质性炎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双下肺炎症、双侧肋膈角积液;左侧腓肠肌活检提示肌纤维变性萎缩伴慢性炎症;心肌损伤标志物:TNT1.25ng/m1、CK-Mbmass252.4ng/ml、MYO>3000ng/ml;CK7127.7U/L;自身抗体:ANA(+)1:100,抗SS-A(+),抗RO-52抗体(+),其余均为阴性;ESR19mm/h;CRF。11.6mg/L;抗"O"及RF阴性;补体C3、CA正常。该患者的最后诊断是

A:干燥综合症 B:成人Still病 C:多发性肌炎并发心、肝、肾、肺等多脏器损害 D: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E: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F:系统性红斑狼疮

某女,49岁。双手、双足遇冷变色6年,颜面及双上肢皮肤肿胀、变硬半年,活动后气短3个月。查体:肢端皮肤发凉,双手有蜡样光泽,指垫变薄。双上肢及面部皮肤增厚变硬,不能用手捏起,张口困难,双下肺听诊可闻及帛裂音(velcro音)。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ESR30mm/h,肺CT示双下肺间质纤维化。

该病常见的肺部病变为

A:肺炎 B:肺内结节 C:肺间质纤维化 D:肺动脉__ E:胸膜炎 F:弥漫性肺泡出血 G:支气管扩张

某女性患者,51岁,因乏力、低热3个月,咳嗽,胸闷2周来诊,查体:T37.8℃,双侧锁骨上窝可扪及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CT示:双肺散在小结节影,双肺门淋巴结肿大。

以下哪些疾病可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

A:支气管肺炎 B: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C:结节病 D:肺结核病 E:支气管肺癌 F:支气管扩张症 G:硅沉着病 H:特发性肺纤维化 I:急性间质性肺炎

弥漫性纤维化常广泛累及肺间质,对肺功能影响较大,多见于:()

A: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B:尘肺 C:肺间质纤维化 D:放射性肺炎 E:以上都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